摸清文化家底 续写通城文脉丨通城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阶段顺利完成

10-21 10:52  

自2024年5月通城县全面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工作以来,普查工作队秉持“数质并举”的工作原则,深入各乡镇的田间地头、山林村落,全力推动普查工作稳步开展,现阶段已收获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截至第二阶段田野调查收官,全县累计普查文物点320处,文物资源“家底”得到进一步夯实。

成果丰硕:新发现53处,总量增长19.85%

本次普查覆盖全县11个乡镇,累计调查登记文物点320处。其中,对267处“老前辈”进行了复查,更新了信息档案;更有53处“新成员”被首次发现并记录在册,它们类型丰富,涵盖了古民居、古建筑、近现代革命史迹等,为我县历史补充了珍贵的实物见证。同时,普查也对10处因自然或人为原因消失的文物点进行了核销记录。

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相比,本次普查登记的文物点总量实现了19.85%的增长。这一增长,不仅是通城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体现,更是普查工作深度与广度的直接证明。

深入“田野”,让历史遗迹“开口说话”

本次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于2024年5月29日全面启动,至2025年6月30日圆满结束,历时13个月,累计投入工作日240余天。期间,普查队员不畏严寒酷暑,累计行程3万余公里,覆盖全县所有区域。通过实地走访、精准测量、影像采集及村民访谈等多种方式,为每处文物点建立完善“数字档案”。该项系统性田野工作有效保障了普查数据的真实准确,切实让历史遗迹“发声确证”。

承前启后,让普查成果赋能未来

田野调查的结束,意味着普查工作进入了关键的数据整理与研究阶段。下一步,通城县将对所有采集数据进行系统梳理与价值评估,并积极推动普查成果的转化利用,让这些承载着通城记忆的文物,在未来全县的文化旅游、乡村振兴和公众教育中焕发新的生机。

此次普查成果,将为科学制定通城县文物保护政策、传承地方历史文脉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通城县文化和旅游局

编辑|胡文婷

一审|熊  皓

二审|黎赛明

三审|皮江星

https://img.cjyun.org.cn/a/10132/202510/3f7e1482147c14678b0ae765712f3564.png
{"appId":"wxc3dc87b9605c07ba","nonceStr":"OydLB9wbqaHcvdcm","timestamp":1761156153,"signature":"84967e71d1b903b573fa62d916b6ca8a476b0b9a","link":"https:\/\/m.hbtctv.cn\/p\/104637.html","desc":"\u66f4\u591a\u5185\u5bb9\u8be6\u89c1\u4e91\u4e0a\u901a\u57ce\u5ba2\u6237\u7aef","title":"\u6478\u6e05\u6587\u5316\u5bb6\u5e95 \u7eed\u5199\u901a\u57ce\u6587\u8109\u4e28\u901a\u57ce\u53bf\u7b2c\u56db\u6b21\u5168\u56fd\u6587\u7269\u666e\u67e5\u7530\u91ce\u8c03\u67e5\u9636\u6bb5\u987a\u5229\u5b8c\u6210 ","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32\/201701\/94099c0255416137eefb651ffce1f97b.png!w300_h300.png","debu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