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芳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10-21 10:11  

【全媒体记者 李索】日前,纪念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通城县关工委主任朱艳芳因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突出贡献,被中国关工委、中央文明办联合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这不仅是对她个人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通城县关心下一代工作获得的国家级认可。

2020年,朱艳芳从通城县领导岗位退岗后,接受县委挑选,担任通城县关工委主任。在工作中,她倾情奉献在关心下一代工作岗位上,在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为县委、县政府进忠言、献良策、当参谋,积极运用通城县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教育引领青少年爱党爱国,持续帮扶困难学生,在关爱留守儿童、培养法治小公民、促进失足青少年教育转化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通城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通城县是外出务工大县,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始终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在担任县关工委主任期间,朱艳芳精心谋划,深化县关工委与全国各地通城商会的合作,创新性地组织了“送亲子团聚,助雏鹰起飞”圆梦行动,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暑假期间,先后组织近百名留守儿童赴东莞、上海、南京、东莞与打工父母团聚,瞻仰革命圣地,参观科技馆、博物馆,游览知名高等学府,体验大都市繁华,参观父母工作车间,共赴学习、成长之旅,感受亲情的温馨和祖国的强大,推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走深走实。该活动获得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已成为独具通城特色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品牌,省市多家新闻媒体做了深度报道。

2023年,朱艳芳又发起组建了以70多名老干部、老教师为主体的“爱之声”老年合唱团,排练出爱党爱国、道德法治、敬老孝亲等五类精彩节目。建团以来,“爱之声”老年合唱团与关工委一道,在各学校开展了十多场主题演出,通过音乐、文化、艺术的力量,激励青少年健康成长,达到了“老者老有所乐,幼者幼有所教”的目的。

以舐犊之情抓工作,既锦上添花,更雪中送炭是朱艳芳的人格魅力所在。朱艳芳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每年组织“金秋助学”活动,资助因家庭遭受重大变化而陷入暂时困难的高考学子,以解燃眉之急。同时,她还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在爱心企业与困境学子间搭建“爱心之桥”,募集善款,捐资助学。通城县瀛通电子、平安电工、三赢兴科技等龙头企业都纷纷成立了基金会,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教育事业。捐资助学、奖学奖教在全县范围内蔚然成风。

中小学校是青少年集中的地方,也是普法工作的重点。朱艳芳注重发挥退休政法“五老”的作用,把学校普法工作做深、做细、做好。在她的推动下,全县所有中小学校全部配齐了“五老”法治宣讲员。2023年,为了预防和遏制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朱艳芳亲自主编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治知识读本》,免费发放到全县中小学,并组织学生到电影院集中观看法治电影《第二十条》,用电影作课堂,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勇于担当善作为,聚力关爱谱华章。多年来,朱艳芳像一块“磁铁”,把县关工委一班人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全身心服务、多方位协调,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时至今日,朱艳芳依然默默奉献在关心下一代这个崇高的岗位上,照亮青少年前行之路,为全县青少年健康成长奉献了光和热。

编辑|胡文婷

一审|熊  皓

二审|黎赛明

三审|皮江星

https://img.cjyun.org.cn/a/10132/202510/221ddf41c852629b937af6dc34fa9696.jpg
{"appId":"wxc3dc87b9605c07ba","nonceStr":"rGPnwp6XVwKLRH5D","timestamp":1761164691,"signature":"57096f23730e268a595e39112a940ba5a7326f6f","link":"https:\/\/m.hbtctv.cn\/p\/104634.html","desc":"\u66f4\u591a\u5185\u5bb9\u8be6\u89c1\u4e91\u4e0a\u901a\u57ce\u5ba2\u6237\u7aef","title":"\u6731\u8273\u82b3\u8363\u83b7\u201c\u5168\u56fd\u5173\u5fc3\u4e0b\u4e00\u4ee3\u5de5\u4f5c\u5148\u8fdb\u5de5\u4f5c\u8005\u201d\u8363\u8a89\u79f0\u53f7 ","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32\/201701\/94099c0255416137eefb651ffce1f97b.png!w300_h300.png","debu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