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孙圳】近日,通城县石南镇仙姑村十六组汤家畈的一口昔日因渗漏严重而无法蓄水的“问题水塘”焕然一新。经过仙姑村“两委”牵头组织的集中修缮,新修建的灌水渠已正式通水,彻底解决了周边农田灌溉“望天收”的难题。
长期以来,该水塘因年久失修,塘底渗漏严重,成了村民口中的“漏斗塘”。“以前这塘根本存不住水,看着是个塘,需要用水的时节却指不上它,地里庄稼都快旱死了,我们干着急也没办法。”一位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回忆道。
群众的痛点就是工作的重点。为解决这一困扰村民多年的“心病”,仙姑村村“两委”将此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并多方筹措资金,启动了水塘灌渠修缮工程。此次工程耗资7285元共铺设了12根2米长的涵管,对连接水塘与农田的灌水渠进行了硬化加固,有效解决了渠体渗漏问题。
新修缮的灌水渠坚实平整,进水口呈阶梯式分布。村党总支书记胡海军介绍道:“这项工程虽然不算宏大,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我们累计修缮了长500余米的渠道,预计可有效保障周边60余亩良田的灌溉用水,受益农户达20余户。这不仅解决了当下的灌溉难题,也为今后的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打下了好基础。”
水渠修到了田边,更修到了群众的心坎上。种植农户胡大叔高兴地说:“现在水能直接引到地头,再也不用为浇水发愁了!今年我打算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收成肯定更有保障。”
此次灌渠修缮工程,是仙姑村“两委”践行“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的生动缩影,不仅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也为助力乡村振兴、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
编辑|董明珠
一审|祝思思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