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黄浩】当前,湖北省深入开展的“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绝非一阵风式的口号运动,而是一场旨在锻造堪当民族复兴重任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深层变革。其成败关键,在于能否真正紧扣日常工作的短板与需求,设定清晰具体的目标,规划务实有效的路径,最终将成效实实在在体现于工作质效的飞跃与作风态度的焕新之上。要达成这一目标,必须直面问题核心,破除机制积弊,确保“快牛”有动力、“慢牛”有压力,让“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成为常态,彻底涤荡“浑浑噩噩、混水摸鱼”的沉疴痼疾。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聚焦“短板”与“需求”。素质提升非空中楼阁,必先根植于现实土壤。须以“显微镜”查摆问题,用“透视镜”剖析根源。湖北潜江市在“干部素质提升年”中,通过“季对账、年交账”机制,深入摸排干部在产业链招商、基层治理等领域的差距,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讨班12期,覆盖1300余人次,补齐了农业、纪检等关键领域的“专业短板”。陕西定边县创新“点单式”培训模式,根据事业单位党员、国企骨干等不同岗位需求,开设差异化课程,如《智能办公技术应用》《网络风险防范》等,使培训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这种以需求清单和问题台账为导向的做法,确保了素质提升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强化机制保障,精确运用“激励”与“约束”。活力激发并非仅凭自觉,必须靠刚柔并济的机制保障。要畅通“能者上、优者奖”的上升通道,完善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制度,让“快牛”吃得饱、有奔头;也要亮明“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红线,建立健全不胜任退出机制,让“慢牛”坐不住、有压力。实施差异化考核,区分优劣、奖优罚劣,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局面。咸宁市通城县对项目实战中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今年以来该县已提拔重用146人,并为40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有效提振了干部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只有通过建立健全容错纠错、考核评议、跟踪问效等长效机制,为敢于担当者担当,为敢于负责者负责,才能营造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使干部队伍永葆一池活水,真正实现肌体强健、效能倍增。
注重长效持续,精心构建“闭环”与“生态”。干部素质提升非一朝一夕之功,需建立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我们将形成的工作闭环,以推动素质提升工作持续优化。将干部素质提升与日常管理监督、选拔任用、职级晋升等工作深度融合,形成良性互动。大力培育学习型组织文化,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实干、争当先进的良好生态,使素质提升成为每个干部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通过构建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让“快牛”更有动力、“慢牛”倍感压力,使“南郭先生”无处藏身,让“千里马”竞相奔腾,最终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编辑|周梦珍
一审|祝思思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