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哲铭】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为新时代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民心所向,政之所行。作为年轻干部,我们当以人民为中心,厚植为民情怀、用心用情服务、强化责任担当,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锤炼作风,让民生工作更有温度、更显实效。
厚植为民情怀,筑牢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只有牢牢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紧紧扎根人民、依靠人民,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作为年轻干部,要深刻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将其转化为内心的坚定信念和行动的根本遵循,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惠民利民的实事做实、好事办好,带给广大人民群众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坚持用心用情,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作为年轻干部,要学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带着真心、带着真情、带着诚意,主动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与群众拉家常、交朋友,去倾听百姓声音、读懂百姓期待、回应百姓关注,做到识民情、解民意、暖民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群众能够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急难愁盼。
践行为民宗旨,强化责任担当的行动自觉。民生工作牵动着民心,民心所向关系着国家的兴旺,正所谓“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作为年轻干部,要用“政之所向”回应“民之所盼”,聚焦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养老、医疗、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发扬钉钉子精神,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一步一个脚印走,一茬接着一茬干,持之以恒将问题一个个解决、事情一件件落实、承诺一条条兑现,用实际行动增进民生福祉,让群众心里有盼头,日子有奔头,生活有劲头。
编辑|周梦珍
一审|祝思思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