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付译可 周子焱】科技是点亮未来的星火,是撬动梦想的杠杆,更是连接乡村的桥梁。为激发乡村儿童求知探索的热情,7月14日,武昌理工学院“启元计划”星火志愿服务队在通城县沙堆镇坪坳村暑假学堂开展“3D打印”人工智能特色课程。
课程开始,志愿者罗老师理论结合实践,带孩子们走进人工智能世界。他先拿精致小船模型吸引孩子,称其是“长”出来的。接着用“挤奶油”“盖房子”比喻3D打印“层层堆积”原理。孩子们正惊讶时,罗老师搬出3D打印机现场打印小船,电脑上的SolidWorks软件同步亮起,科技魅力在课堂绽放。
在演示建模环节,罗老师的操作宛如一场神奇的魔术。他用鼠标在SolidWorks软件里轻点拖拽,先画一个正方形,轻轻一拉就变成了棱角分明的正方体;再画一个圆形,向上一提就成了圆润的圆柱体。黎紫涵小朋友眼睛瞪得圆圆的,当看到平面图形瞬间变成立体模型时,小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罗老师耐心地重复着操作步骤,还时不时停下来解答孩子们的问题,原本抽象的建模知识,在他的讲解下变得通俗易懂。
当罗老师把建好的正方体和圆柱体模型导入打印软件,屏幕上出现清晰的预览图时,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更令人兴奋的是,他点开开源模型库,可爱的皮卡丘、威风的机器人、精巧的小椅子……数十种模型在屏幕上滚动,孩子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这个机器人能打印出来吗?”“我想要那个小椅子!”孩子们的问题像雨点般落下,眼里闪烁着渴望的光芒。
活动结束后,看着打印机上逐渐成型的小船模型,孩子们依然意犹未尽。这场“3D打印”人工智能特色课程,以科技赋能教育,让乡村孩子看见更辽阔的世界。罗老师也有感而发,说道:“乡村的孩子同样有探索世界的权利,希望这次活动能让他们相信,只要敢想,未来就有无限可能。”而那些闪烁在孩子们眼中的光芒,正是这场科技课堂最珍贵的收获。
编辑|胡文婷
一审|胡文婷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