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吴孝建:5G云养“两头乌” 深山蹚出共富路

09-16 15:56   通城县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刘建平 丁伟】云雾缭绕的幕阜山余脉彭家山腰,“通城楚湘赣‘两头乌’繁育基地”的金字招牌在林间格外醒目。这里,返乡创业者吴孝建用“传统特色养殖+5G现代科技”,为通城“两头乌”猪插上“数字翅膀”,更带着山村农户蹚出了一条“养出好猪、卖出好价、共同致富”的乡村振兴路。

“经过前期的口碑积累,通城‘两头乌’的名气越来越大,订单量稳步上升。今年我们已向外省出售500多头猪仔,较往年销量增长20%,预计年底销售额800万元。”吴孝建介绍道。

从“大山娃”到“反哺人”——归乡创业只为改变家乡

9月的彭家山,林木苍翠、清风送爽。走进通城楚湘赣“两头乌”繁育基地,依山而建的长方形“猪圈”映入眼帘——海拔近千米的“云端”之上,“两头乌”猪住“楼房”、喝山泉水、吃叶子菜、吸“负氧离子”,生活环境格外惬意。

彭家山地处通城县麦市镇,与江西修水县交界。如今,这里是通城县规模最大的“两头乌”繁育基地,承载着百余名养殖户的致富希望。可在过去,这里却是当地出了名的“穷山岭”。

吴孝建的童年,就与这片山岭的崎岖紧密相连。“天还没亮就要下山上学,来回要走二十多里山路,一到夏天,带去的午饭到中午就馊了。”儿时的贫困生活,在他心里种下一个念头:一定要走出大山,将来回来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

1990年,15岁的吴孝建背着化肥袋装的行李,辍学辗转湖南岳阳、广东中山、珠海等地打工学艺;1994年,他顶着家人反对,借贷2000元赴浙江温州承包工程,自此踏上经商办厂之路。生意越做越红火,可“反哺家乡”的承诺,始终刻在他心里。

2019年,吴孝建毅然放弃浙江的成熟事业,回到魂牵梦绕的彭家山。一次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驻麦市红石村工作队的交谈,让他锁定了“养猪带富”的方向。

“养猪技术门槛不高,农户在家就能干。”很快,云岳智农公司正式成立,吴孝建向农户郑重承诺:“猪仔、技术、设备都由公司提供,生猪出栏时按保底价回收,大家只管安心养殖。”

亏本也要守承诺——换种“两头乌”迎来新生机

创业之路从无坦途。起初,吴孝建选择养殖普通猪种,可由于缺乏市场经验,同批次生猪集中投放市场后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猪肉价格一路走低。“到底收不收?”身边人陷入两难——收,意味着明摆着亏本;不收,农户数月的心血就会付诸东流。

“收!就算赔本,也不能让乡亲们寒心!”吴孝建拍板决定。这一次,他亏了80余万元,可农户却增收100余万元。看着农户们舒展的眉头,吴孝建的焦虑却没减:“钱亏了能赚,可要是大家对‘养猪致富’失去信心,联农带农的路就断了。”

转机出现在2022年。时任通城县委书记的刘中英调研生猪产业时,了解到云岳智农的困境,当即建议:“换品种!改养本地特色的‘两头乌’,既能避开普通猪的市场同质化竞争,又能打响通城本土品牌。”

一语点醒梦中人。吴孝建迅速调整方向,将“原生态养殖”与“5G 科技”结合:猪栏、物流车、冷藏库均安装了5G摄像头,每头猪仔佩戴电子耳标,体温、进食量、体内菌群实时上传后台,一旦出现异常立即报警;消费者还能通过手机小程序“云监工”,甚至“认养一头猪”,全程追溯养殖过程。

不到一年,“5G云养‘两头乌’”项目就覆盖麦市、塘湖、马港等镇13个村,带动223户农户,其中脱贫户142户、监测户17户,累计发放收购资金300余万元。

“以前养猪怕赔、怕卖不出去,现在有吴总兜底,还有科技帮忙,心里踏实!”农户们的称赞,成了吴孝建最珍贵的“回报”。

一户一策解难题——共养共富暖透深山

在吴孝建的“带富清单”里,没有“一刀切”,只有“一户一策”的贴心。

麦市镇盘石村的葛足云,老伴中风、儿子去世,独自带着两个孙子艰难度日,养猪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吴孝建得知后,不仅送来了猪仔,还主动结对帮扶两个孩子上学。

如今,葛足云每年养两批“两头乌”,每批5头以上,年出栏10余头,年收入超5万元。“家撑起来了,孩子读书也有了盼头,吴总就是我们家的‘救星’。”对于吴孝建给予的帮助,葛足云见人就夸。

株树村的葛飞龙老两口勤快能吃苦,是“两头乌”认养大户,还兼顾养普通猪、牛,靠这份辛劳供一双儿女读大学、读研。

像葛足云、葛飞龙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吴孝建常把这些励志的故事讲给其他农户听,激励他们靠双手创造财富:“只要肯吃苦、肯上心,养‘两头乌’致富不是难事!”

农户没钱交猪仔本金,他就说“卖了猪再抵成本”;猪仔生病,他带着农技人员深夜上门诊断;猪圈潮湿,他送防潮板、风扇,还亲手帮忙安装……

“乡村振兴不是一个人独强,是大家一起富。”这是吴孝建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的行动准则。

全链布局拓市场——让“两头乌”香飘四海

如今的云岳智农,早已超越了单纯“养猪场”的定位。

从“两头乌”繁育、生态喂养,到统一收购、屠宰加工,再到进驻商超专柜、开展直播带货,吴孝建精心构建起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公司的展柜上,不仅陈列着各类“两头乌”猪肉制品,还有通城本地的特色农产品——这些产品借助互联网平台,源源不断销往浙江、武汉、深圳等省市。

“‘两头乌’猪肉肉质鲜嫩、肉色红润,口感比普通土猪肉还要好!”来自外地消费者的好评,让吴孝建更有底气拓展市场。眼下,他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既要跑省城洽谈合作、深入农户家中提供养殖指导,又要忙着优化产品品质、注册专属品牌,还在想办法降低农户养殖成本,让大家能赚更多钱。

这份扎根深山、带动共富的付出,也为吴孝建赢得了认可:他先后获得镇优秀共产党员、县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面对赞誉,他总是谦逊地说:“不是我能力强,是党的好政策给了我返乡创业、带动乡亲致富的机会。”

而吴孝建的目光,早已投向更远方。如今,他正积极筹划成立“两头乌”养猪协会,推动养殖大户抱团发展,形成“大户带小户、小户连农户”的联动模式;下一步,他还计划将5G云养猪模式推广到幕阜山周边鄂湘赣三省六县市,让更多百姓借助“通城两头乌”实现增收致富,让这份来自深山的美味香飘更远、走向世界。

编辑|胡文婷

一审|祝思思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

https://img.cjyun.org/a/10132/202509/5ec3e2448b5b438f4906638210d00350.jpeg
{"appId":"wxc3dc87b9605c07ba","nonceStr":"ePKNBc0izfwAx5Ik","timestamp":1758116818,"signature":"63e9008c9ce1c36d6dd9f2406d2dc6836043b59e","link":"https:\/\/m.hbtctv.cn\/p\/102852.html","desc":"\u66f4\u591a\u5185\u5bb9\u8be6\u89c1\u4e91\u4e0a\u901a\u57ce\u5ba2\u6237\u7aef","title":"\u901a\u57ce\u5434\u5b5d\u5efa\uff1a5G\u4e91\u517b\u201c\u4e24\u5934\u4e4c\u201d \u6df1\u5c71\u8e5a\u51fa\u5171\u5bcc\u8def","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32\/201701\/94099c0255416137eefb651ffce1f97b.png!w300_h300.png","debu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