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双娇】“她的肩膀,扛起了一个家的重量。”这是通城县石南镇杨山村四组一个平凡的村民不平凡的故事。
一份坚守的厚度——21年,是对婆婆不离不弃的承诺。2004年嫁入杨山村,左艳平就接过了照顾双目失明婆婆的担子。从清晨的第一杯温水,到深夜掖好的被角,她成了婆婆“看得见”的依靠。买菜做饭要算着婆婆的口味,洗衣打扫要轻手轻脚怕惊扰老人,就连出门办事,也总惦记着回家给婆婆擦身、按摩。“既然进了这个门,就得把老人当亲娘待。”这是左艳平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她21年如一日的行动。
一双托举的双手——命运的考验,让她把爱分两半。2010年,当医生说出“罕见软骨病”几个字时,左艳平抱着年仅3岁的儿子,泪水砸在孩子瘦弱的肩膀上。从此,儿子的衣食住行、翻身按摩,全成了她的“必修课”。轮椅推坏了好几辆,她的腰也累出了毛病,但只要看到儿子努力挤出的笑容,她就觉得浑身有劲儿。从此,她的生活被切割成两半:一边日渐佝偻的婆婆,一边是身患软骨症的儿子。白天,她伺候完婆婆又转身照顾儿子,喂饭、擦身、陪他说话;晚上,等老小都睡熟了,才拖着疲惫的身子收拾家务,常常忙到深夜。
“日子再难,也得往前过。”左艳平从没抱怨过命运的不公。在她看来,婆婆的安稳、儿子的笑容,就是支撑她走下去的光。如今,走进她家小院,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要么在给婆婆梳头发,要么在推着儿子晒太阳,琐碎的日常里,藏着最动人的温情。
左艳平的故事,在杨山村悄悄传开。大家感慨:“她没有念过多少书,却教会了我们什么是孝老爱亲。”——原来,最动人的力量,从来都藏在日复一日的坚守里,让这寻常人家里不寻常的故事如春风般吹散陈规陋习,让文明乡风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
编辑|周梦珍
一审|周梦珍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