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建平】8月17日,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二公子家庭农场,社员在采收花生上市。
在海拔近千米的通城县塘湖镇大埚村黄袍山麓,二公子家庭农场负责人吴余良精心种植的50余亩七彩花生、黑花生迎来丰收。饱满的果实破土而出,亩产鲜花生达1200斤,总产量突破6万斤。这些从云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在黄袍山富含硒元素的独特黑土地滋养下,焕发出别样生机。
吴余良自2012年投身种养事业,摸索出“一季花生、一季蔬菜”高效轮作模式。七彩花生收获后,土地无缝衔接,种上秋萝卜与大蒜,土地全年无闲时,产出持续不断。
农场不仅土地生金,更成为带农增收的支点。日常吸纳周边10多户脱贫户在基地务工,为他们开辟了稳定增收渠道。
同时,吴余良依托黄袍山生态优势,在通城县城开设4家“黄袍山特产店”,搭建起基地与消费者的直通桥梁,让富硒农产品走出大山,也为周边农户的优质农产品拓宽了销路。
“好土育好物,更想带好路。”吴余良的实践印证,特色农业与产销衔接,正成为通城山地乡村产业振兴的一条有效路径。
编辑|周梦珍
一审|周梦珍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