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引擎,促通城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08-13 16:34   通城县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罗彪】人才工作既是关键支撑,更是核心引擎。唯有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势能,才能为荆楚大地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锚定人才战略发展航向。人才工作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与区域发展战略同频共振。要围绕市“5+5”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布局,为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建设中勇担使命、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咸宁篇章。厚植人才新优势。《意见》强调要“强化锚定目标、建成支点”,人才工作同样需要建立“战略导向型”引才机制。既要瞄准“卡脖子”技术领域引进战略科学家,也要着眼乡村振兴需求培育“土专家”,让各类人才在湖北发展的坐标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支点,形成“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兴办一个产业”的倍增效应。

破除人才成长制度藩篱。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激活人才创新活力,同样需要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意见》中“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的表述,在人才工作领域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应当允许人才在创新探索中出现失误,为敢于突破的人才撑腰鼓劲。要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惯性思维,让科技人才从繁琐的报表中解脱出来,让企业家人才在公平竞争中大展拳脚,让基层人才在广阔天地中大有可为。

涵养人才发展生态沃土。“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人才竞争的背后,本质上是发展环境的较量。《意见》提出“完善干部关爱激励措施”,指出人才工作既要事业留人,更要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要以“店小二”式服务打造人才发展最优生态,让人才在荆楚大地安心创业、舒心生活。从建设人才社区到解决人才医疗问题,从提供科研经费支持到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每一个细节都关乎人才的获得感。要建立健全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让数据多跑路、人才少跑腿;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让奋斗者得到应有礼遇。当通城成为人才心中的“理想栖息地”,自然能形成“人才集聚——产业升级——区域发展”的良性循环。

编辑|李悟鑫

一审|胡文婷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

https://img.cjyun.org.cn/a/10132/202309/c38f122bcbdbcea28931084d2270bde0.png
{"appId":"wxc3dc87b9605c07ba","nonceStr":"wt7oApIBRILB2cDl","timestamp":1755667414,"signature":"ebd16faf71ee03539839bdacae91eb53d09941e8","link":"https:\/\/m.hbtctv.cn\/p\/101362.html","desc":"\u66f4\u591a\u5185\u5bb9\u8be6\u89c1\u4e91\u4e0a\u901a\u57ce\u5ba2\u6237\u7aef","title":"\u4ee5\u4eba\u624d\u5f15\u64ce\uff0c\u4fc3\u901a\u57ce\u7ecf\u6d4e\u9ad8\u8d28\u91cf\u8de8\u8d8a\u5f0f\u53d1\u5c55","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32\/201701\/94099c0255416137eefb651ffce1f97b.png!w300_h300.png","debu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