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以组织之笔绘就城市治理新图景

07-28 16:36   通城县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刘成】城市,是现代化的“主引擎”,更是人民幸福的“栖息地”。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以“人民城市为人民”为根本立场,系统部署了推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七大重点任务,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始终,为组织工作服务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组织部门要立足“党建引领、干部攻坚、人才赋能”三大维度,以组织之力筑牢城市治理根基,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更有质感。

让党建“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肌理。会议开宗明义地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是城市工作的“根”与“魂”。组织部门要以“全域党建”思维破题,推动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跃升。纵向延伸“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链条,将党支部建在老旧小区改造、商圈治理等治理单元,让“党员在身边、服务在身边”成为常态;横向构建“党建联席会+行业党委+社会组织”协同机制,推动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两新”组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整合规划、住建等部门资源,打通“条块分割”壁垒。特别要在征收拆迁、信访维稳等“吃劲岗位”设立“党员责任区”,用“红色物业”“社区议事厅”等载体,把群众“急难愁盼”转化为治理“责任清单”,让党的领导成为城市治理最坚实的“主心骨”。

用干部“硬核本领”提升治理实效。会议指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推进城市治理工作的关键支撑”。面对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的新挑战,组织部门要以“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推动干部队伍从“能力适配”向“能力领跑”升级。一要精准“选苗”,打破“唯资历、唯学历”标准,建立城市治理专项人才库,重点从规划、住建、应急等领域选拔“政策通”,在城中村改造、智慧社区建设等一线识别“实干派”。二要系统“育苗”,依托党校开设“城市精细化管理”“数字治理实务”等课程,推行“一线工作法”,组织干部到治理创新前沿地区学习、到背街小巷“蹲苗”,提升运用法治思维、科技手段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三要严格“管苗”,将12345热线办结率、群众满意度等纳入考核,对“推拖绕”干部及时调整,对表现突出者优先提拔,倒逼干部把精力用在服务群众上。

以人才“创新活水”激荡治理新格局。会议强调“人才是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城市治理现代化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组织部门要构建“引育用留”全周期服务体系,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聚焦城市更新、智慧社区等重点领域,实施“城市治理英才计划”,定向引进规划师、社区营造师等“技术型”“服务型”人才,通过“项目引才”“柔性用才”破解“引才难”;搭建“治理创新实验室”,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社区合作,鼓励“草根发明家”参与微改造,让“金点子”变“好做法”;完善“一站式”服务,在落户、住房等方面提供便利,设立“城市治理先锋奖”,用荣誉留人、用环境留人,真正让人才成为城市创新的“源头活水”。

城市治理是篇大文章,组织工作更是其中的“关键章节”。站在新起点,组织部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会议精神转化为“强党建、优队伍、聚人才”的具体行动,在破解“城市病”、提升“幸福感”中彰显担当,让城市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城市动能”。

编辑|黎  瑾

一审|胡文婷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

https://img.cjyun.org.cn/a/10132/202309/c38f122bcbdbcea28931084d2270bde0.png
{"appId":"wxc3dc87b9605c07ba","nonceStr":"W8iqjLBUWGqHSoyf","timestamp":1757033280,"signature":"837af72bffd01cf019ad67c4265f00c6c143cbc2","link":"https:\/\/m.hbtctv.cn\/p\/100667.html","desc":"\u66f4\u591a\u5185\u5bb9\u8be6\u89c1\u4e91\u4e0a\u901a\u57ce\u5ba2\u6237\u7aef","title":"\u901a\u57ce\uff1a\u4ee5\u7ec4\u7ec7\u4e4b\u7b14\u7ed8\u5c31\u57ce\u5e02\u6cbb\u7406\u65b0\u56fe\u666f","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32\/201701\/94099c0255416137eefb651ffce1f97b.png!w300_h300.png","debu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