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付幸灵】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清明节期间,马港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文明祭祀·绿色清明”主题活动,多管齐下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落地见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发挥带头作用,营造文明祭祀氛围
马港镇通过召开工作部署会,组织党员干部、红白理事会成员带头签订《文明祭祀承诺书》,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身边群众践行文明祭扫。镇分管负责人介绍:“将鞭炮管控与鲜花祭祀推广相结合,既能保障森林防火安全,又能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承诺书等举措,带动了越来越多的群众积极响应文明祭扫。
多元宣传引导,转变群众传统观念
镇村干部、志愿者组成宣传小分队,深入各村各户发放《文明祭扫倡议书》,累计发放2000余份。在发放过程中,宣传小分队重点向群众普及森林防火知识和移风易俗政策,耐心讲解传统祭祀方式的危害和文明祭祀的好处。与此同时,还利用“村村响”广播每日循环播放防火提示,让文明祭祀理念渗透到每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引导群众转变传统观念,接受绿色祭祀的新风尚。
严格卡点管控,倡导安全文明祭祀
马港镇在镇域主要路口设立了多个防火卡点,工作人员们对往来车辆及行人展开文明祭祀与森林防火相关知识的宣传,并仔细检查过往人员所携带的祭祀物品。一旦发现有人携带烟花爆竹、香烛纸钱等存在安全隐患的祭祀用品,工作人员便耐心劝导,并用鲜花进行替换。村民杜大爷在接受劝导后说道:“确实如此,放鞭炮既危险又污染环境,用鲜花祭祖更环保,还能避免引发山火,我以后会注意的。”据统计,上午累计兑换出鲜花900余枝,回收烟花爆竹、香烛纸钱等祭祀用品300余份,有效从源头上降低了火灾风险,营造了安全、文明的祭祀氛围。
马港镇将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工作,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建立“红白事报备+跟踪督导”机制等方式,推动文明祭扫常态化,让绿色殡葬理念深入人心,使文明新风真正融入百姓生活,助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迈向新台阶。
编辑|周梦珍
一审|祝思思
二审|黄争光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