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周子焱】在通城县沙堆镇港背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前的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明治理”主题宣讲会正热闹地开展。台下村民们手持反诈宣传扇、禁毒手册,认真聆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一旁的健身文化广场上,“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的标语墙鲜艳醒目,与这场宣讲会形成了一道“反诈禁毒+移风易俗”的文明风景线。
“陌生电话要警惕,‘公检法’来电先核实……”宣讲会上,沙堆镇民警用方言将电诈套路拆解成一个个生动案例,村民们听得频频点头。现场发放的反诈宣传扇、禁毒折页上,不仅有“杀猪盘”“养老诈骗”等常见骗局解析,还标注了本地派出所的24小时报警电话,让村民们“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为实现反诈禁毒宣传“全覆盖”,沙堆镇各村(社区)还组建了“党员+镇机关干部+中心户长+志愿者”的宣传专班,走村入户开展“敲门行动”。“我们把宣传阵地搬到了村口广场、田间地头,就是要让村民们随时随地能学到反诈禁毒知识。”据悉,截至目前,镇宣传专班已开展专题宣讲8场,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如果说反诈禁毒是守护群众安全的‘硬防线’,那么移风易俗就是涵养乡村文明的软实力。沙堆镇坚持刚柔并济,在筑牢安全屏障的同时,以文明新风凝聚治理合力。
在港背村健身文化广场,“破除陈规、打破陋习、抵制迷信、崇尚科学”的移风易俗标语墙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打卡地”。这里不仅是村民休闲健身的场所,更是传播文明新风的“前沿阵地”。
“以前办酒席讲究‘排场’,现在村里提倡‘简办’,省下的钱用来发展产业、改善生活,大家都很支持!”一位村民拿着移风易俗倡议书感慨道。村里通过修订村规民约、评选“文明家庭”等方式,引导村民从“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今年以来,村里红白喜事简办率显著提升,村民自发组建的“广场舞队”等文明社团,让乡村生活更具“烟火气”与“文明味”。
这场“反诈禁毒+移风易俗”的文明实践活动,是沙堆镇探索“安全+文明”乡村治理模式的生动缩影。镇综治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及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作为统筹枢纽,整合了公安、民政、文化等多方资源,通过“宣讲会+阵地宣传+入户走访”的立体模式,让反诈禁毒的“安全防线”与移风易俗的“文明主线”相互交织、同频共振。
“我们要让村民在‘安全感’中培育‘文明感’,在‘文明实践’中夯实‘安全感’。”沙堆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三维宣讲”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治理水平再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动能”。
沙堆镇奏响这场文明治理协奏曲,不仅筑牢了基层安全与文明根基,更将治理成效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入持久动力。
编辑|周梦珍
一审|祝思思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