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吴雷】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期间,商务部于9月24日发布2025年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案例集,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成功入选。这座地处鄂湘赣三省交界处的传统商贸重镇,以其在构建现代县域商业体系方面的创新探索与扎实成效,为中部地区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本。
近年来,通城县紧抓国家级和省级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县机遇,以完善县、乡、村三级商业网络为核心,系统推进商业设施升级、物流通道畅通与业态融合创新,有效激发城乡消费潜力,将商业建设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
9月25日,在通城县城区的中星天街商场,宽敞明亮的购物空间、精致的店铺装修和各种各样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商户们推出多种促销活动,吸引着顾客驻足挑选。
“以前在街边的门面房做生意,门脸小不敢进高档衣服。搬进了购物广场后,服装也提高了品位和档次,经营状况比以前好多了。再加上这里是统一管理,在安全和租赁方面我再也不用发愁了。”中星天街的商家李荣秀说道。
隽水镇的居民李莎一边购物一边跟记者说,“这个商场集购物、娱乐、文化于一体,让我们多了可逛可玩可消费的地方,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
县域商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城县坚持规划引领、分层布局,在全县先后建成6个县级商贸中心,11个乡镇实现商贸中心全覆盖,165个行政村中80%已建成提升型及以上便民商店,形成“县级引领、乡镇支撑、村级补充”的高效商业服务网络,极大便利了城乡居民日常消费,提升了生活品质。
针对城乡农贸市场,通城县大力实施标准化、现代化改造工程。2024年,投资近3亿元建设的鄂南农贸大市场正式营业,不仅承接老旧农贸市场搬迁,还整合了周边优质农产品批发销售,设有千余个摊位。
“搬到鄂南农贸大市场后,顾客都反映市场环境大大提升了。我们的营业额也提升了不少,周边的江西修水、湖南平江的客户都愿意到市场来购物。”鄂南农贸大市场商户胡金三说。
“我们对全县16个农贸市场中的8个进行统一升级,打造了一批环境优美、管理规范、溯源率超过85%的现代化交易平台。改造后,农产品日均交易量显著提升约40%,不仅保障了城乡居民‘菜篮子’安全丰富,更促进了本地农产品流通效率,拉动了消费增长。”通城县商务局局长葛浩军说道。
在推进商业设施升级的同时,通城县还加快构建“县级中枢+全域覆盖”的现代物流体系,推动物流提质增效降本、服务生产发展和居民消费。在通城县寄递物流共配分拣中心,自动分拣设备快速运转,工人紧盯履带上鱼贯而行的包裹,有序分类、高效分拣,装车后统一发送到各村级服务点。
“每天两个频次进口,进口邮件量在9000件左右。出口一个频次,出口量6000件左右。”中国邮政通城分公司寄递物流共配中心负责人吴落明介绍说。
目前,通城县已建成3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11个镇级寄递物流快递服务站和165个村(社区)寄递物流快递服务网点,物流服务实现农村全覆盖。同时,通城县还积极整合电商、快递、交通、商贸物流等资源,推行“多站合一、一点多能、一网多用”模式。位于五里镇程凤村的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除了设置寄收快递区域外,还开设了农特产品展销区和直播间,本地产的茶油、豆干、板栗等农特产品通过电商销往全国。
“今年以来,我中心已为农户销售板栗3万斤,豆制品、面条、紫薯粉、干菜、土鸡蛋等农产品若干,销售额共计16万多元。”通城县五里镇程凤村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负责人黄文星说,通城县五里镇程凤村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负责人黄文星说。
“通过共建共享村邮站、电商服务点、快递站点与便民商店,这种业态深度融合,既降低了运营成本,又提升了农村商业服务的便捷性和综合效能,激发了农村市场消费活力。”通城县商务局局长葛浩军说。
2022年,通城县获评湖北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示范县,隽水镇入选全省消费强乡镇;2024年1-12月,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58亿元、增速2.5%,总量居全市第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857元,人均消费支出20442元。2025年1-8月,全县实现社零总额80.91亿元,同比增长6.7%,排名全市第二位。2022年以来,累计争取中央及省级县域商业建设资金511.9万元(中央311.9万元、省级200万元),实施13个重点项目,带动4551人就业,直接推动200余户农户户均年增收0.5万元以上,县域商业活力与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
通城县商务局局长葛浩军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促进城乡消费、健全商贸流通体系的决策部署,进一步优化商业布局,强化政策引导,丰富消费场景,提升服务品质,持续巩固和拓展商业体系建设成果,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更多‘商务力量’。”
编辑|周梦珍
一审|熊 皓
二审|黎赛明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