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李索 戴唯玮 胡海涛 张家龙 顾袁 骆博 通讯员 黎伟 姜雨】今天(9月1日),通城县各中小学陆续开学,以传承抗战精神、共筑安全防线、弘扬传统文化等为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有新意、有深意的开学第一课活动。
通城二中:多彩“开学第一课” 爱国教育引领新学期
希冀憧憬迎满怀,欢声笑语伴秋风。9月1日,在通城二中各班级教室,一堂堂爱国主义教育主题课拉开了“开学第一课”帷幕。老师们通过案例,生动地介绍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们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开学第一课”中,同学们集中观看了《咸宁市抗日战争历史回顾》《开学第一课反诈篇》《禁毒专题片》等视频,一个个鲜活的场景、真实的案例,让同学们深受教育,为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通城二中政教线干部 杨霖: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与以往不同,我们组织各班以思政教育为引领,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开学第一课”,引导学生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通城二中以班级为单位,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向学生们讲述红色故事、国防知识、抗战历史,让全体学生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洗礼。
通城二中学生 皮洁: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让爱国植于心、践于行,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青年。
为了帮助学生们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学校还开展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们为学生们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减轻压力、提升自信。同时,学校充分发挥思政课关键育人作用,通过新学期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活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每一位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通城二中政教线干部 杨霖:下一步,我校将继续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培植同学们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志气、骨气、底气。期待家校社会同心同向,共育时代新人。
通城县实验学校:“铁军精神”浸润“开学第一课” 民族团结之花绚丽绽放
今年秋季“开学第一课”,通城县实验学校围绕“铭记抗战精神·筑牢安全防线”主题,通过举行升旗仪式、开展民族团结主题班会和心理健康教育、参观县博物馆和禁毒教育基地等系列活动,将“铁军精神”与民族团结教育相融合,引导学生们坚定信念、凝聚共识,以饱满热情开启新学期。
早上8点,全校师生整齐列队。伴随着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全体学生肃立,行注目礼。学校校长以“锤炼‘五铁’品格,传承铁军精神”为题发表国旗下讲话,深情回顾了99年前叶挺独立团在咸宁汀泗桥战役中不畏艰难、英勇突破的事迹,激励学生们从革命历史中汲取力量,以钢铁般的意志面对成长挑战。
在民族团结主题班会中,各班以“中华民族一家亲”为主线,组织学生学唱《爱我中华》、分享民族团结故事。老师们借助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讲解各民族风俗文化,强调团结互助的重要意义。同学们踊跃发言,表达对民族团结的理解,教室里洋溢着融洽的氛围。
在县博物馆“八百壮士”展区,七年级新生们跟随老师的脚步,眼神专注地聆听“八百壮士”的英雄事迹。当得知通城是“八百壮士之乡”时,同学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更深刻体会到了红色精神的重量。
通城县实验学校政教主任 何宝:我们希望借助“开学第一课”,把“铁军精神”与民族团结教育深度融合。这不仅是对革命传统的致敬,更是引导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下树立集体意识、坚守纪律底线、锤炼意志品质。我们要让红色基因在校园中生根发芽,陪伴孩子走向更远的未来。
通城县实验学校学生 段佳琪:今天我学习到了叶挺独立团不怕困难、团结战斗的故事,还和全班一起唱了《爱我中华》,我觉得我们每个人也可以像“铁军”一样,互相帮助,共同战胜困难。
学校还组织学生们参观了校史展板、禁毒教育基地,并开展了“从心出发 共赴新程”“让青春远离毒品 让法律确保未来”等主题班会,全面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与身心健康。
通城县实验学校学生 刘诗妍:我是七年级新生,通过“开学第一课",我在博物馆被抗战历史深深震撼,在禁毒基地认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更在升旗仪式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这些活动让我懂得了珍惜和平、团结奋进的意义。新学期,我会带着这份责任与动力,努力学习,为理想奋斗!
据悉,本学期学校还将围绕“铁军精神”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包括红色故事演讲、民族团结绘画展等,推动革命传统教育与日常德育教育相结合。
通城县实验学校副校长 黎伟:“开学第一课”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多元课程和实践活动,持续推动“铁军精神”进课堂、进头脑,帮助学生树立大志向,锤炼真本领。
通城县隽水初级中学:“开学第一课”形式多样 赋能学生健康成长
今年秋季“开学第一课”,通城县隽水初级中学以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主题,通过丰富多元的活动设计,让学生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接受心理健康引导与传统文化熏陶,为新学期的成长之路送上了一份兼具温度与深度的“成长指南”。
在隽水初级中学各班级教室,班主任精心设计课程环节,利用多媒体平台,以图片、文字、短视频等形式,与学生们互动交流,让学生们分享在暑假期间的所见所闻。此外,班主任紧扣暑假期间的时事案例,结合自身人生阅历分享感悟,引导学生们学会辩证思考、理性分析,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们拓展知识边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政治素养与思辨能力,为新学期的成长注入强劲动力。
通城县隽水初级中学学生 黎诗颖:我希望新学期能够更快适应校园生活,比如上课时我能够跟上老师的节奏,课后和同学们一起参加社团活动,不仅能学好知识,还能交到更多聊得来的朋友,让每天的校园生活都很充实。
据悉,9月1日至9月5日,隽水初级中学将以系列化、沉浸式的“开学第一课”为新学期开篇,围绕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三大核心主题持续开展活动,让学生们在“学理论、观实例、深思考”的过程中汲取成长力量,以饱满姿态开启新学期新征程。
通城县隽水初级中学八(10)班班主任 吴佳杏:今天的“开学第一课”,我作为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我用实际案例和互动游戏,帮学生们缓解焦虑,学会共情;传统文化环节,通过知识竞答,引导同学们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学习时,大家结合生活实例谈理想,责任感明显增强。在新的学期里,我希望所有同学都能够学有所成,健康成长!
通城县城关中学:安全红色双轨并行 上好“开学第一课”
9月1日,通城县城关中学围绕安全教育、红色教育等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开学第一课”活动,为全校学生铺就成长新赛道,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在主题班会上,各班老师结合学生们的年龄特点,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互动问答、观看安全教育短片等形式,围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校园欺凌防治等重点内容展开讲解,引导学生们从上下学遵守交通规则、不私自在水边逗留、友善对待同学等小事做起,帮助学生们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学会识别并远离潜在危险,真正将“珍惜生命”的理念根植于心、外化于行。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学校将红色教育融入“开学第一课”,通过开展思政课和主题班会等活动,引导学生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传承红色基因。
通城县北门小学:厚植家国情怀 守护网络安全
9月1日,通城县北门小学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安全知识普及等主题,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开学第一课”,为学生新学期学习生活拉开序幕。
在各班级教室,老师们通过播放《咸宁市抗日战争历史回顾》视频、开展“我心目中的抗战英雄”分享会等形式,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与历史责任感,帮助他们深刻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传承抗战精神。
除了爱国主义教育,网络安全教育也是北门小学“开学第一课”的重点。在六年级(1)班,班主任带领学生们观看网络安全教育宣传片,向学生们讲解当下新型网络风险和网络安全相关知识,结合小学生日常生活场景,重点讲解常见的网络骗局,增强学生们的自我防护能力和法治素养。
通城县北门小学六(1)班学生 黎森:今天,我们观看了防诈骗的宣传片,里面有很多被诈骗的案例。以前我对这些没有概念,现在我知道了不能乱点弹窗,要保护好自己的信息等防诈知识。以后遇到可疑的情况,我会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和爸爸妈妈。
北门小学这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不仅用鲜活有趣的内容化解了学生们的“开学焦虑”,更以“立德为先、安全为重”的理念,为学生们扣好了新学期的“第一粒扣子”。
通城县北门小学政教主任 刘娟: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第一课”,北门小学组织全体师生观看了《咸宁市抗日战争历史回顾》《师生同上一堂网络课》视频,课程兼顾安全守护与价值引领,达到“安全开篇、思想铸魂”的预期效果,也为新学期育人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编辑|胡文婷
一审|熊 皓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