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黎赛明 戴唯玮 刘康】近年来,通城县大力建设乡村振兴微工厂,把加工企业建到村口,把就业岗位送到门口,实现企业增效、集体创收、群众增收、产业发展“四重效应”,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走进位于通城县关刀镇高冲村的鑫彬源乡村振兴微工厂,十几位村民正低头熟练地打磨、分拣砂纸。这类工作简单易学、时间灵活,吸引了不少留守妇女和中老年人。
通城县关刀镇高冲村村民 方荷花:我家就住这边附近,来工厂上班很方便,一个月能拿四千多块钱,活也不重,还能照顾家,两边都不耽误,这个工厂很好。
2020年,常年在外打拼、掌握了砂纸生产技术的石春霞,下定决心把工厂从惠州搬回了家乡关刀镇高冲村。起初只是个家庭小作坊,空间小、设备简陋,发展处处受限。就在她为扩大生产发愁时,当地推出的乡村振兴微工厂政策给她带来了转机——政府出资建厂房,她只需支付租金就能直接入驻生产。
通城鑫彬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石春霞:以前在惠州,原材料得从通城运过去,物流贵、人工成本也高,实在不划算。回到家乡,物流降了、人工好找、厂房还有优惠,政府确实帮了我们大忙。
乡村振兴微工厂的建立不仅带动了村民就业,还为村集体经济增收注入了“源头活水”,村里每年可获得企业租赁厂房的资金。
通城鑫彬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石春霞:2024年我们销售额达到了1500万元,带动就业人员40多名,其中脱困户有13户,为他们每年营收2万元到3万元。目前正在进行厂房扩建,一年比一年好,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
离鑫彬源乡村振兴微工厂不到十公里的地方,五里镇五里村风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同样一片繁忙。这家于2022年9月入驻五里村的微工厂,主要生产电动车锂离子电池、户外电源和储能电池,2025年产值预计达1000万元以上。它不仅带来了现代化的生产场景,更成为村民们实现家门口就业的重要平台。
风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员工 黄信:我以前在广东那边做电源,离家远,照顾不到家里。现在在村头这个厂里做锂电池组装,工作强度、技术含量跟外面差不多,每个月也能拿到6000元左右。关键是离家近啊!早上出门几分钟就到厂里了,晚上下班就能回家吃饭、陪陪老人、小孩。家里人放心,我自己也安心,挣钱顾家两不误,确实好!
近年来,通城县五里镇五里村立足实际,将引进和发展乡村微工厂作为推动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村“两委”积极盘活资源,优化环境,大力吸引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发展适合本地、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轻工业项目。
风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李勤:当初决定把厂建在五里村,一方面是看中这里交通方便离主干道近;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村“两委”的决心和诚意。从找场地、办手续到协调水电,村里都是“保姆式”服务,主动帮我们跑前跑后,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这种营商环境让我们感觉很暖心,也很有信心在这里发展。
良好的内外部环境让企业得以安心生产,开拓市场。目前,这家微工厂生产的定制化电动车锂电池组不仅在线下渠道销售稳定,线上销量也十分可观。
风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李勤:我们主要做的是定制化的电动车锂电池组。目前订单比较稳定,主要销往华中、华南地区的电动车配套厂商和一些户外装备品牌商。线上平台的销量更好。村里帮我们对接过一些本地资源,我们也在积极拓展新渠道。
如今,这家企业已吸纳了18名本地村民在此稳定就业,为附近村民就业提供了重要渠道。
风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李勤:别看他们以前可能没做过这行,但学习意愿强,上手很快,也很珍惜这份工作。像焊接、组装这些技术岗,经过培训都能胜任。乡亲们朴实、勤劳的特质,正是我们企业需要的。工资我们按时足额发放,也买了基础的工伤保险,让大家干得安心。
在家门口创办企业,带动更多乡亲就业增收,让负责人感受到了比赚钱更深的成就感。对于未来,他也有着清晰的规划。
风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李勤:能在家门口给乡亲们提供一份稳定的工作,让他们既能赚钱又能顾家,这是我们办厂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目前产能还有提升空间,订单正在持续增长,我们计划再扩充一部分岗位,预计还能多提供5-10个岗位。我们也希望能带动更多上下游的小配套厂在周边发展,形成一个小集群,让更多乡亲受益。
在通城县类似鑫彬源、风速电子这样的乡村振兴微工厂还有很多。据统计,到2024年止,通城县共投资13149.874万元共建帮扶车间131个,分布11个乡镇131个村,已经全面建成投产,安排就业2679人,其中贫困人口就业947人,人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可给所在村集体经济带来资产性收益3万元以上。
编辑|胡文婷
一审|熊 皓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