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竞成】近日,来苏村石山新屋的场地上热闹非凡,一场屋场会在此举行。县、乡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讲政策、议新规,用接地气的话语破解陈规陋习,让文明新风“吹”进村民心坎里。
“以前办场婚事,光是宴席就摆几十桌,彩礼、烟酒样样要攀比,辛苦攒的钱全花在面子上了。”村民李大姐的话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现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细数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旧俗带来的负担。
乡驻村党委副书记结合村里实际,给大家算了一笔“明白账”:“一场婚事少则花几万,多则十几万,若是省下这些钱,既能给孩子攒教育基金,又能改善自家生活,何必为了面子折腾?”她提出,村里已初步拟定《红白理事会章程》,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廉办”,比如婚事控制宴席规模、彩礼不超约定标准,丧事缩短流程、不搞封建迷信,邻里随礼以心意为主,不盲目攀比金额。
“章程不是约束,是为了让大家过得更轻松。”村支书补充道,村干部和党员会带头执行,村里还会定期评选“文明家庭”,用身边榜样带动新风尚。
会后,村民们纷纷点头认可。“这会开得实在!”村民王大哥说,“以后办事有了规矩,不用再打肿脸充胖子,日子才能过得踏实。”
此次屋场会让移风易俗从“纸上规定”变成“田间共识”。下一步,来苏村将持续通过村民议事、文艺宣传等方式,让文明新风融入日常,推动乡村风气焕然一新。
编辑|周梦珍
一审|周梦珍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