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方思奇】7月16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汪正君率队,带领9名中外学生赴通城县开展2025年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活动。本次活动以“探索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新路径”为主题,通过青年交流、趣味课堂等形式,助力乡村教育发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在通城县人才家园,中外学生与当地乡村教师围绕“美式与中式课堂教学方式的比较与融合”展开深入交流。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留学生冬兵分享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美式课堂互动模式,强调以热爱为主导的教育理念,通过游戏式授课、探索式授课让学生爱上外语;越南留学生阮文德则结合亚洲教育实践,探讨了中式课堂在知识系统性传授上的优势。现场通城县教师纷纷表示,这次交流为大家提供了国际视角,未来将尝试融合多元方法,让乡村课堂更生动。
在通城县第二小学,实践团队设计了趣味外语学习活动。留学生们通过互动游戏、PPT展示等方式,向孩子们介绍各自国家的文化特色。加纳学生刘萨用加纳传统乐器现场表演,马达加斯加学生凯茜则用PPT展示当地特有的狐猴和猴面包树,引得孩子们好奇讨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既是高校服务社会的具体实践,也为中外青年提供了感知中国乡村发展的平台,希望未来加强合作,为乡村教育注入更多活力。
据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后续还将组织学生深入通城乡村调研,以青年之力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文明互鉴。
编辑|胡文婷
一审|熊 皓
二审|黎赛明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