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李索】为有效解决假期少年儿童“无处去”、家长“看护难”的现实问题,共青团通城县委联合县教育局在全县范围内开设2025年通城县城区“希望家园(暑假学堂)”爱心托管班,推动少年儿童假期托管扩面提质,更好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7月7日早上8点半,在通城县实验学校、通城县隽水小学、通城县第二小学等学校,许多学生家长早早就带着孩子们在校门口排队报名。在各班报名点,来自湖北省及周边省市各所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向家长及学生们介绍了托管班的日常安排、课程设置以及纪律要求,并引导家长依次报名登记,现场秩序井然。
学生家长 吴学华:今天送小孩来报到,发现这个托管班办得非常好,小孩要放2个多月的暑假,大人要上班,小孩在家没人照护,经常玩手机。在托管班里有专业的老师教育,能学到知识,也能戒掉手机,一举两得非常好。
记者发现,在各学校的教学楼层里,每间教室都有不同的课程,众多大学生志愿者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这个“学堂”设内容、做课程、授知识,极大地丰富了爱心托管班的内容和形式,还针对学生年龄和接受能力,提供了定制化的特色课程。
华中师范大学志愿者 郭银:我们是一支跨学科和专业互补的综合性执教团队,每天设置了6节课程,包含了艺术、文化、手工和其他跨学科课程版块,附加一些特色德育课,打造兼具地域特色,多元文化的趣味课程。希望通过艺术教育,普惠到全体学生,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文化认同感。
学生 汪乐:放暑假我总是一个人在家,爸爸妈妈都出去工作了,自从知道有了“希望家园”暑假班,我一放暑假就赶紧来报名了,我很喜欢和这里的老师们一起学习!
据了解,通城县城区“希望家园(暑假学堂)”爱心托管班从2024年开始启动,今年为第2届,全县共开设114个“暑假学堂”爱心托管班,其中城区90个,乡镇24个,可为4000余名学生提供帮助和服务。
托管班从7月7日正式开班,到8月2日结束,邀请了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黄冈师范学院以及通城在外就读的373名大学生志愿者担任授课老师,课程以思想引领、知识拓展、自护教育、普法宣传、心理辅导、素质拓展、兴趣培养等内容为主,旨在为儿童提供陪伴、照看、辅导等系列服务,解决儿童在暑假期间父母无时间管理和难以照顾的问题,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丰富多彩的暑期。
共青团通城县委组织部部长 章永搏:下一步,团县委将不断探索新路径、新形式,整合多方资源,把“暑假学堂”打造成服务少年儿童成长的示范品牌,真正把关心关爱少年儿童工作做实做深,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为青少年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编辑|胡文婷
一审|熊 皓
二审|黎赛明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