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赋予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使命任务。聚焦支点建设,人大代表责无旁贷。今年3月份起,通城县人大以“聚力支点建设 共建隽秀通城”为主题,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六进四员”活动,引导代表依法履职,为通城打造绿色高端区域性制造业强县贡献力量。通城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联合通城县融媒体中心开设《人大代表在行动》栏目,多视角展现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履职尽责情况,共建隽秀通城,全力推动通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下面来看第七期《始于民心 督于一线》。
【代表行动】五里镇人大:全力助推鄂湘赣商贸物流中心项目建设
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近日,五里镇人大主席团组织辖区县乡人大代表开展“聚力支点建设 共建隽秀通城”代表行动,人大代表们深入项目一线视察调研,“把脉问诊”项目建设堵点难点问题,助推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炎炎夏日,位于五里镇的鄂湘赣商贸物流中心项目正在加速推进。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是目前为止全县最大的服务业项目,也是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人大代表们走进项目现场,实地查看项目建设,并座谈听取项目规划实施、运营前景和遇到困难等情况。
鄂湘赣商贸物流中心项目指挥部 杨中信:前期已经拉通了物流大道70%的土方,项目地2、3、4号地块完成了60%的土方。工程进度分为3年,今年要把框架搭起来,要把房建工程启动,明年要基本建成,到明年下半年投入使用。现在我们正在对外广泛招商。
谈及项目建设中最大的困难,项目方表示还是征地拆迁的问题。为此,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提出自己的想法建议。
县人大代表 王双全:征地的位置,征多少挖多少,那么旁边的护坡塌方的问题,这是老百姓比较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应该协调处理的问题。
镇人大代表 杨伟明:征地拆迁,要把当前的征地拆迁政策向老百姓做好宣传、讲解透,打消他们以前“一夜暴富”的思想,尽量把政策用满用足,(让老百姓多得实惠)。对那些蛮横无理的,恶意漫天要价的,一定要采取必要的强硬措施。
据了解,自鄂湘赣商贸物流中心项目启动以来,五里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组织辖区各级人大代表进村入户向群众宣传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和重要意义,重点围绕群众最关心的征地补偿和安置、房屋拆迁、坟墓迁移政策等答疑解惑,消除群众疑虑,动员群众积极配合,为后续项目建设工作顺利推进打下良好基础。
此次代表行动,共计监督发现存在问题3个,五里镇人大主席团将收集的问题及有关建议提交政府部门办理。为确保项目顺利建成,人大代表还将不定期到项目施工现场视察调研,对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建设进度等进行监督,确保项目工程高质量完成。
【代表风采】县人大代表王双全:初心不改 甘做乡村振兴带头人
“我要当好领头雁,带领村‘两委’的共产党员、干部们,抓治理、促经济,继续奋斗,让乡村振兴的路越走越宽,让村庄环境更美丽,让村民的腰包更鼓,生活更富裕,这是我的使命和职责。”这一直以来是县人大代表、五里镇尖山村党总支书记王双全的心声。自担任人大代表以来,他始终初心不改,在推动乡村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倾尽心力,努力为乡村的繁荣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大代表的初心与担当。
路,是出行的希望,更是发展的动力。夏日时节,驱车行驶在尖山村的村级公路上,沥青路宽敞干净,不时可见车辆通行,安全且顺畅。
近几年来,王双全积极争取资源,成功推动拓宽并刷黑了尖山垅至皮家垅村级循环公路5公里,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硬化了6公里的村组级公路,切实解决了村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使得村民在日常出行和农业生产物资运输等方面更加便利,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106国道改扩建尖山段的项目中,王双全主动承担起协调服务工作,全程跟进1.685公里的改扩建工程,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对接,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便捷的交通支撑。
县人大代表、五里镇尖山村党总支书记 王双全:得益于国家政策好,争取了农村四好公路的项目。第二个就是我们村里、组里和户头共同把村级道路拓宽、把组级道路拓宽,进行硬化,之后的户头、村湾屋场就是老百姓自己筹钱来拓宽硬化。现在我们尖山村基本上没有土路了,基本上实现了屋场通水泥路、村内四好农村路的全网结构。
道路通,百业兴。王双全积极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以艾叶产业为主导,推动尖山村建设了高标准艾叶基地500余亩,并配套建设了艾叶加工厂1座、艾叶仓储车间1座,形成了艾叶种植、加工、仓储一体化的产业体系。这一产业体系的建立,不仅提高了艾叶产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还带动了村民就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同时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力,成为当地乡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五里镇尖山村村民 汤师傅:在这里上班,离家里又近,一年能挣到4-5万块钱,还照顾了家里,蛮方便的。
在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同时,王双全还主持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将移风易俗作为重要突破口,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扎实工作,持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让小村庄焕发文明新气象。针对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尖山村通过建章立制,利用积分超市等载体,破除陈规陋习,营造“移旧俗、除陋习、尚科学、倡新风”的良好社会氛围。
县人大代表、五里镇尖山村党总支书记 王双全:开好党员会、村民会、屋场会,开屋场会的过程中,把老同志请来,让年轻同志讲,让老同志做评价,怎样孝顺父母等;第二个是利用积分制奖励移风易俗的先进典型,形成“小手牵大手”共同推进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尚。
履职期间,王双全带领尖山村“两委”一班人积极发挥支部引领作用、党员战斗堡垒作用、群众主体作用,引导党群想在一起、谋在一起、干在一起,构建起“支部主导、群众参与、共建共管”的治理格局。尖山村也先后被授予“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村”等荣誉称号。
展望未来,王双全表示将持续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倡导乡风文明建设,努力为村民创造更加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为乡村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同时,将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建设,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紧跟时代步伐,学习先进的理念和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人大代表的职责要求,为全县、全镇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留下坚实的足迹,书写更加精彩的人大代表履职篇章。
【代表行动】碧波荡漾映初心!马港镇人大为群众撑起饮水安全“保护伞”
近日,马港镇人大主席团组织辖区县乡人大代表开展“聚力支点建设 共建隽秀通城”代表行动,人大代表们深入饮用水源地视察调研,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饮用水源地保护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助推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代表们一行先后前往陆水源、大岔水库、丁仙村等地,实地查看饮用水水源周边生态环境,了解水源水质、保护措施、环境治理等工作情况,提出针对性建议。
马港镇位于幕阜山麓、鄂湘边陲,是长江一级支流——陆水河的主要发源地和通城母亲河隽水河的源头,为县城饮用水源地。近年来,该镇在道路沿线显眼位置设置了水源地保护界碑和宣传标识;通过召开屋场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宣传水源地保护政策法规,发放宣传资料,签订水源地保护责任书;明确专人管护,实行责任化管护,开展常态化巡查。一系列组合拳多点发力、多管齐下,群众水源地保护意识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更好了,水体水质明显改善,饮水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县人大代表 吴四花:政府高度重视,定期会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洁河洁库活动,村民也会积极参与进来,这几年河库里的水越来越清澈了。
镇人大代表 王建新:建议加强职能部门协调配合,不定期开展联合执法,严格管控水源地非法垂钓、游泳、乱倾乱倒等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水源地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就是其中重要一环。马港镇通过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倡导移风易俗、完善基础设施、志愿服务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稳步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营造乡风文明浓厚氛围,村庄环境得到长效改善。
县人大代表 李伟国:强化环保宣传,走村入户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环保宣传,切实提升广大群众水源地环境保护意识,形成人人关心、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局面。
水源地保护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事关全县的可持续发展。马港镇人大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切实扛起水源地保护政治责任,进一步强化水源地保护监督,定期组织人大代表视察,落实“回头看、及时治、长久护”要求,主动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确保老百姓能够长期喝上干净水、用上放心水。
【代表风采】市人大代表舒艳:扎根异乡兴农业 特色产业促振兴
十多年前,她毅然放弃在单位上班的安稳生活,奔赴通城这片陌生的土地,投身农业领域。从油茶产业到生态蛋鸡养殖,从产业发展到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她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她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农业人的担当与作为,她就是市人大代表、通城县石溪湾油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舒艳。
舒艳是湖北仙桃人,2009年,一直对林业发展满怀憧憬且有着敏锐市场洞察力的她,毅然放弃了在仙桃市林业局近十年的工作,进军通城油茶行业。
2010年,舒艳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在通城县马港镇石溪村承包500亩荒山,用于新造油茶,并迅速成立石溪湾油茶专业合作社。随后一直到2020年,在通城县油茶产业发展政策的大力激励下,舒艳的油茶基地面积不断扩大,发展到了1800余亩,基地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市人大代表、通城县石溪湾油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舒艳:油茶用工这一块都是当地的老百姓,有100多户,包括分红的话,油茶林的土地入股分红有200多户,都能够得到受益。
在合作社发展的同时,舒艳也切实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2019年5月,为助力乡村振兴谋划新的发展方向,她成立了湖北精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并成功与正大集团达成合作,采取“集团+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创新模式,全力打造100万只生态蛋鸡养殖基地。目前,基地全年已实现年产鲜鸡蛋3000万余枚,产值达到1500万余元。
舒艳牢记人大代表的使命,始终将民生需求记挂于心。任代表期间,她提出了关于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议,直指通城县马港镇石溪村三大民生痛点。建议提出后也得到了通城县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24年,通城县水利局就在当地建成了5口集中供水井,600余名老百姓已经喝上了山泉水。建议中的其他两项重点内容当前也在建设中。
市人大代表、通城县石溪湾油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舒艳:公路现在正在施工中,有一段都修好了,公交的延伸到今年6月份,就要延伸到界头毛家那个组里面去了,以后老百姓出行也方便了。
针对农业企业普遍面临的资金瓶颈问题,任代表期间,舒艳还提出了关于加大对农村特色产业扶持力度的建议。
市人大代表、通城县石溪湾油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舒艳:因为现在我们做农业的都比较难,难在哪里呢?难在这个资金比较困难,为了把这个农业做大做强,做到智能化、产业化,就必须得到政府的支持,所以我就提出了加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的建议。
舒艳认为,资金投入不仅能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推动设备更新升级,更能为农业注入科技化与智能化动能。
市人大代表、通城县石溪湾油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舒艳:我提出这个建议以后,很快就得到了当地农村农业部门的反应,他们给了我们一个银行的贷款项目,让我们这个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个项目目前已经进入了招拍挂的程序了,马上就会落地。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舒艳深知自己肩负着为人民行使代表权力的神圣使命,她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专业代表小组】“监督+执法” 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日,通城县人大常委会法治建设代表小组联合经济建设代表小组围绕贯彻实施食品安全“一法一条例”情况集中开展执法检查,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代表小组成员先后前往鄂南农贸大市场、家联超市(新广场店)、县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县实验学校等地,细致检查食品供货来源、有无过期食品、有无“三无”产品、重点场所卫生等情况,并采取“你点我检”随机抽样方式,现场点选食品进行抽检。
座谈会上,相关部门汇报了食品安全“一法一条例”贯彻落实情况;代表小组成员结合本次执法检查中的所见所闻,就进一步深化食品安全监管提出意见建议,提出要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载体方式,大幅提升食品安全法规知识知晓率,营造全民关心参与监督的浓厚氛围;要加强源头管控,紧盯食品生产“源头工厂”,强化日常监管和风险监测,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要加密重点领域场所检查频次,保持高压态势,让不法者“无处遁形”。要压实乡镇部门责任,明晰权责消除盲区,发挥行业协会监督作用,凝聚多方合力,构建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通城县人大常委会法治建设代表小组和经济建设代表小组将以此次执法检查为契机,认真梳理各方提出的意见建议,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切实扎紧食品安全制度笼子。通城县人大常委会也将强化对食品安全重点领域、环节的监督,确保相关法律法规有效实施,监管职责切实履行,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监督,加大食品安全知识科普宣传力度,确保全县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有效提升,守护好辖区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全媒体记者 吴雷 刘康 通讯员 徐亮 胡三华】
通城县人大常委会
通城县融媒体中心
联合举办
编辑|周梦珍
一审|熊 皓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