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建平 葛七甫 夏丹晖】
一条条村级公路直通农家,一座座小楼房掩映在松树林中,村办微工厂员工忙碌,村民稻田抢耕抢种……湖北省通城县马港镇松港村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国家税务总局通城县税务局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扎根松港村,强基础、兴产业、树新风,税力量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把村民装进心里,进百户、解千难
“松港实乃深山沟,进出货物扁担挑”。松港村以山多著称,各村民小组恰恰分布在高山最为密集的沟沟岔岔里。这里的路,是一辈又一辈村民用脚踩、用手挖出来的土路,山里东西运不出去,外面车辆开不进来。
2023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通城县税务局干部舒华良受组织委派,来到松港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长、村第一书记,踏上了乡村振兴帮扶之路。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舒华良每到一户都与村民真诚交流,拉家常、问冷暖,了解村情民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二组沙坡公路要维修、塘堤要修复,五组河道要疏通,安置点饮用水急需解决……”。一件件、一桩桩,舒华良记在本子上,更记在心头。
群众利益无小事。驻村工作队协调争取到资金60多万元,打造160米深水井,解决安置点22户77人饮用水。维修公路3.3公里,河道疏通150米,塘堰石坎护砌960米,安装100余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了村民的出行路……
夜幕降临,大山深处的松港村却开始热闹起来了,安置点文化广场上,妇女们伴着旋律,跳起了广场舞,小孩子在广场上嬉戏打闹,一派热闹和谐的景象。
“现在村里变化可大了,沥青路通到家门口了,路灯也亮起来了,房前屋后绿了,家里用上了自来水,大家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一说起驻村工作队带来的变化,村民吴荷花乐开了花。
把发展抓在手上,兴产业、富万家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舒华良又将目光定格在发展产业上,成功引进锂电池企业,年产值3000万以上。
“每次遇到困难时,驻村工作队都会向我伸出援助之手,帮我联系银行贷款,享受小微企业‘六税两费’,真金白银的支持,让我们有了扩大产能,提升市场份额的底气。”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说道。
“县税务局设立‘惠农e站’,为企业提供发票开具、申报辅导等服务,方便企业办税缴费,将贴心纳税服务延伸至生产、销售各环节。在落实税惠政策、服务上门、精准帮扶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乡村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注入税动力”。正在该公司调研的通城县税务局局长皮亚洲介绍。
受惠的不仅仅是锂电池公司,还有在公司就业的40多位村民。“孙子还小,哪里都离不开我。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夫妻俩月收入8000多元,赚钱顾家两不误,多亏了华良书记!” 村民毛利中高兴地说。
驻村工作队还盘活闲置的村办小学,注册“鱼牙米”商标,走“农户+基地+合作社”模式,带动20多位农户种植、加工、销售优质稻。
把治理落到实处,除陋习、树新风
这几天,6组邓爹有点挠心,儿子大学毕业不到三年,好不容易在县城购了房,女朋友青梅竹马,可亲家母彩礼有点高。“亲家隔壁住,人熟礼不熟”,徐娭毑封了众人的嘴。
“习俗移志,安久移质”。舒华良深知移风易俗在这偏僻农村,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社会顽疾和压力。
出实招,健全村民自治组织。修订村居民约;聘请群众基础好、办事能力强的“党员中心户长”“乡贤代表”,引导成立红白理事会、群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利用屋场会宣传移风易俗。舒华良走访中了解到徐娭毑,只有这个女,靠她“养儿防老”。
找准了切入点,问题迎刃而解。儿子“五一”举行婚礼,请他当证婚人,舒华良早早收到了邓爹的邀请。
红喜事落了地,白喜事更让人头疼。在当地,风风光光下葬是最荣耀的事,移风易俗,谁也不愿担不孝子的骂名。
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村支部张副书记的父亲辞世,他同弟弟一商量,丧事简办,不放鞭炮,不发香烟、毛巾,祭拜用鲜花代替。
一石激起千层浪。“张书记其实是大家想说不能说的话,干了想干不敢的事”。村民吴爱明的话代表众人的心声。
舒华良同村“两委”顺势发起“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倡议,请客先报备、最大规模不得超过10桌、礼金最高百元,在松港村已成共识。
生活富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松港: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在税务驻村干部的帮扶下正徐徐展开……
编辑|周梦珍
一审|祝思思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