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县塘湖镇润田小学:移动安全教室 破解校车安全密码

04-03 14:01   通城县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刘意子】近日,通城县塘湖镇润田小学的黄色校车没有像往常一样驶向蜿蜒的山路,而是提前来到学校化身“移动安全教室”。该校负责人带着67名孩子,在静止的车厢里展开了一场生存课——用最质朴的方式破解校车安全密码。

“遇到紧急情况,我们要像春蚕破茧一样创造逃生通道!”该校负责人屈膝抵住座椅,举着安全锤示范。第一式“金蝉脱壳”:单手解安全带,反手摸寻窗边红柄安全锤。第二式“蜻蜓点水”:锤尖精准点击玻璃四角,模拟“咚、咚、咚”三连击。第三式“飞蛾护翼”:脱下校服裹住手臂,横扫窗框上残留的玻璃碴。“记住!敲击时要想象自己在凿山泉水,力气要透,动作要稳”。

车尾的逃生门成了最生动的教具。负责人带孩子们玩起了“闯关游戏”。第一关寻龙诀:摸索透明框打开塑料罩,按下凸起的英文字母ON开关。第二关转乾坤:用力拉下红把手。第三关推云手:背靠座椅借力,用脚掌抵住门板发力。

双门撤离的“雁阵密码”分队:按座位自然分成“山前队”与“山后队”。“撤离时要像大雁南飞,不抢道、不回头。三年级学生拉着好朋友的手说:“我们比上一次撤离演练快了整整一分钟!”

演练尾声,车厢内悄然绽放诗意——学校特别创作的《校车安全童谣》。这首由教师集体打磨的七言口诀,用孩子们熟悉的乡野意象编织安全密码:山路弯弯校车稳,遇到危险莫慌张。红锤敲角四声响,竖拉急启逃生舱。前门后门辨方向,鱼贯而出不推搡。空旷场地点不少,一个个伙伴报数亮相!

“真正的安全教育不在屏幕上,而在肌肉记忆里。”该校负责人擦拭着安全锤上的汗渍说。这场没有使用任何电子设备的演练,反而让孩子们记住了车窗的每一道纹路、车门的每一声响动。

编辑|胡文婷

一审|祝思思

二审|黄争光

三审|皮江星

https://img.cjyun.org.cn/a/10132/202504/9cee309debce60c058616655ca8abbbd.jpeg
{"appId":"wxc3dc87b9605c07ba","nonceStr":"gF0X5hejybF04Aa9","timestamp":1745664260,"signature":"ed5f979c380d3fb30d62c3c1c4c870c2d5462022","link":"https:\/\/m.hbtctv.cn\/p\/95221.html","desc":"\u66f4\u591a\u5185\u5bb9\u8be6\u89c1\u4e91\u4e0a\u901a\u57ce\u5ba2\u6237\u7aef","title":"\u901a\u57ce\u53bf\u5858\u6e56\u9547\u6da6\u7530\u5c0f\u5b66\uff1a\u79fb\u52a8\u5b89\u5168\u6559\u5ba4 \u7834\u89e3\u6821\u8f66\u5b89\u5168\u5bc6\u7801","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32\/201701\/94099c0255416137eefb651ffce1f97b.png!w300_h300.png","debu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