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财评:齐鲁向新,“大象”起舞 ——“2025经济大省怎么干”系列评论③

02-19 09:58  

蛇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经济大省山东甩开了实干的膀子、迈出了创业的步子。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动员全省上下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

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山东具有诸多优势:既拥有储量丰、种类全、潜力大的丰富矿产和能源,也是农林牧渔总产值在全国首屈一指的农业大省;既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也拥有世界级海洋港口群。2024年,山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86万亿元,增速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不负所望的厚重答卷,见证山东在经济大省挑大梁方面的有力担当和突出贡献。

挑大梁的要义,首先在于做强长板、做长短板。比如,山东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居全国首位,只有挑好工业经济的大梁,方能更好巩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优势。又如,2024年山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79万亿元、增速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只有挑好扩内需的大梁,方能有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再如,山东是农业大省,挑好粮食安全的大梁,不仅能让1亿山东人吃得越来越好,也能让14亿人民的饭碗端得更稳。在绿色低碳、对外开放、海洋经济等方面勇挑大梁,都是山东作为经济大省不可懈怠的使命责任。

挑大梁的关键,是在全国大格局、大市场中发挥排头兵、领头羊作用。作为国家战略叠加交汇的经济大省,山东背负着牵引周边、协调发展的重任。加强山东半岛城市群与沿黄省份的协调联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山东的脊梁还需要更加强健,在改革、创新、开放等方面挺膺担当。

长期以来,山东经济模式被称为“大象经济”,给人留下大煤炭、大钢铁、大水泥、大炼化等“五大三粗”的印象。山东以工农业见长的产业结构、以传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逐渐老龄化的人口结构,以及发展面临的转型难题、存在的创新短板,其实是全国面临的共性问题。由此而言,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工业基地,山东扛起“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挑好新旧动能转换的大梁,不仅是为1亿山东人谋幸福,更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寻方案、找良策。

所有的发展和创新,都离不开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政务服务的优化完善。无论是开风气之先还是创未有之业,党员干部都应做表率、显担当,引领带动全社会只争朝夕、奋发有为。深查细纠各类精神不振、不担当不作为的问题,焕发敢闯敢干、自我革新的精气神,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实干的新风才能在齐鲁之邦劲吹,创新的精神才能在海岱之地广布。

东风过处绿意浓,山河万里暖意融。伴着铮铮号角,只有铆足干劲,方能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省域发展再上新台阶。为稳固全国经济基本盘贡献更多力量,山东已经行进在生机盎然的春天里。

来源:人民网

https://img.cjyun.org.cn/a/10132/202309/c927c79cdb2f6268676decc0d20aad16.jpeg
{"appId":"wxc3dc87b9605c07ba","nonceStr":"L94nnKFfhw9U9ENf","timestamp":1752330556,"signature":"38e25697fcc673ea132b43296349ac9ba1af4a41","link":"https:\/\/m.hbtctv.cn\/p\/93000.html","desc":"\u66f4\u591a\u5185\u5bb9\u8be6\u89c1\u4e91\u4e0a\u901a\u57ce\u5ba2\u6237\u7aef","title":"\u4eba\u6c11\u8d22\u8bc4\uff1a\u9f50\u9c81\u5411\u65b0\uff0c\u201c\u5927\u8c61\u201d\u8d77\u821e \u2014\u2014\u201c2025\u7ecf\u6d4e\u5927\u7701\u600e\u4e48\u5e72\u201d\u7cfb\u5217\u8bc4\u8bba\u2462","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32\/201701\/94099c0255416137eefb651ffce1f97b.png!w300_h300.png","debu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