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历史征程风云激荡,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亿万人民经千难而百折不挠、历万险而矢志不渝,成就了百年大党的恢宏气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昂首阔步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国理论网特推出“踔厉奋发新时代 笃行不怠向未来”专栏,聚焦讲好“人民至上”“非凡十年”“真理之光”“胸怀天下”“文明家园”的故事,精彩呈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生动展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宏大图景和鲜活场景。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社会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治理网络社会的新思想、新理念,为建设网上思想文化阵地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和理论依据。其中,有关网络强国的重要论述勾画了网上思想文化阵地的全貌;有关网络价值的重要论述反映了网上思想文化阵地的时代精神;有关网络守护的重要论述映射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主体责任;网络文化软实力建设相关重要论述体现了网上思想文化阵地的力量表征。为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国理论网特推出系列解读书摘,以飨读者。
一、强化主权意识,守住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网上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和网络空间安全防线的巩固是协调统一、齐头并进的共生关系,建设网上思想文化阵地离不开网络文化空间安全边界的设立,筑牢网上思想文化阵地的安全边界能够有效推动阵地的建设和巩固。守好网络主权,固好网络安全防线,不仅是建设网上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条件,更是维护我国互联网空间领土安全,守护我国国家主权的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安全问题,将网络安全问题上升到国家安全问题的战略高度,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守好网络主权、反对网络霸权,用好网络治权,巩固网络空间安全防线,是网络社会正常运行的保障,也是建设网上思想文化阵地的必然要求。守好网络主权,固好网络空间安全防线,要固好法律防线、技术防线和制度防线,在法律规章领域和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进展。巩固网络文化空间安全防线,在信息领域的发展中取得主动权,获得抵御网络风险的能力,必须攻克核心技术难题。核心技术要取得突破,需要人才支撑,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发挥企业家、专家学者、科技人员等技术领域领军人才的集聚效应,组建优秀人才队伍,根据网信人才的特殊性建立相适应的人才制度、薪酬制度,念好人才经,下大力气引进高端人才,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争取实现在互联网技术的某些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技术发展的“弯道超车”。在先进技术基础上建构兼具防御性和抵抗性的网络空间法律防线和制度防线。“我们必须既积极主动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特色,又有效维护我国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我们必须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网络空间需要法律高压线的保护和防御。“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加强网络安全信息统筹机制、手段、平台建设,加强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指挥能力建设,积极发展网络安全产业,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要立足于先进互联网技术的前提下,加强对危险系数的检查评估,探悉风险,查找漏洞,查处暗网,形成全方位感知危险态势,从实际出发,以实效为目标建立网上思想文化阵地的安全防线。
二、强化底线思维,做好网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建设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各级领导干部和宣传思想部门要严格坚持底线思维,做好网上宣传思想工作。意识形态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的许多问题都是因网而生,因网而增,许多有害思想和错误思潮也都以网络为培养皿而发酵。建设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在错综复杂的网络文化空间中进行缜密思维,进行精准判断,对于超过网络文化边界的网络客体要主动摒弃,要勇于驱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要做好做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要在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清除网络空间的乌烟瘴气和恶化生态,需要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唱响主旋律,凝聚亿万网民,发展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文化。加强底线思维,做好网上宣传思想工作,不仅要加强各级宣传思想部门的底线思维,更要注重加强网络虚拟社会各个网民的底线思维。要加强对网络主体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要坚持以理服人,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引导网络行为,通过先进思想文化的灌输和渗透来起到正面教育网民的宣传作用。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在网络文化内容中的占比,用正面舆论导向挤压错误舆论的生存空间,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示范作用,加大优秀网络文化产品供给力度,抢夺空间建设主权。加强底线思维,做好网上宣传思想工作,要对网络主体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让网民树立“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的底线行为观念,恪守网上思想文化阵地行为边界。面对复杂的网络舆情和网络社会中营造舆论热点的负面信息,“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凝聚亿万网民,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创新改进网上宣传,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同时,各级宣传部门也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坚决坚持底线思维,当仁不让、义正词严地对错误舆论加以管制。在错误舆论面前,态度鲜明,行动果断,绝不放任自流,不因行动缓慢造成行为拖延而给负面舆论赢得扩散时间。对于简单问题要迅速处理,局部问题要全面看待,个性问题要辩证治理,通过刚性手段和柔性方式共同出力取缔越界行为。
三、强化责任意识,形成共治共享的清朗网络空间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体制与水平越来越成为衡量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标准与手段。管理好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网上思想文化阵地,需要管理部门和网络主体积极承担使命责任,形成治理网络空间的强大合力,维护网络虚拟社会秩序,捍卫网上思想文化阵地主权。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的根本标志,世界各国,无论大小,都应有平等参与国际互联网事务的权利,拥有建构互联网国际规则的发言权和话语权。承担使命责任,维护网上思想文化阵地主权,需要充分发挥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互联网有全球化的特征,但各国的网上阵地主权都不应受到他国的干预和威胁,信息主权作为国家主权的一部分同样需要尊重和保护。“要整合相关机构职能,健全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以及网络违法犯罪防范和打击等工作联动机制,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治理强大合力。”治理好网络文化空间,建设网上思想文化,作为网络主体代表的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跟信息化时代特征,掌握网络空间文化发展新规律,归纳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和网下思想文化阵地之间的特点和受众,明确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和网下思想文化阵地之间不是断裂关系,而是延伸与互补关系。“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引导文艺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和做人处事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随着网络虚拟社会的发展,网络空间逐渐成为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展开较量的战争场所,不同民族国家之间存在文化内涵和文化习俗差异,技术雄厚的国家抓住信息化时代的特点,借助技术手段单方面强制向文化弱势民族输入自身的精神文化内涵,对弱势文化民族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边界的守卫产生严重影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信息化时代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树立。青少年群体作为网络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群体的特殊性,其价值观尚在形成阶段,任何不健康、不正确的网络文化内容都有可能对其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和树立产生影响,因此“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承担使命责任,建设网上思想文化阵地,要让体现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作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产品、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命脉和思想内核的文化内容在网络空间汩汩涌流。
来源:中国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