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春暖花开,又一呼吸道传染病“流感”在席卷全国各地,来势凶猛,冲上热搜。本轮疫情,从南到北,横扫广东、浙江、江苏、西安、天津、北京等多个省市,部分学校因学生患流感而停课,目前我国流行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毒株分别是H1N1和H3N2,在所有毒株中的总占比为98.1%。3月8日,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最新流感周报显示,本周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继续上升,共报告720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同日,西安市印发《西安市流感大流行应急预案》,说明了流感对人类的危害性很大。
通城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近日也收治了部分“流感”病人,那面对这波“流感”,我们该了解什么是流感?如何区别流感和普通感冒?得了流感,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去医院就诊?该如何预防?该如何使用抗病毒药物?就这些大家所关心得热点问题,徐勇医生和大家来科普一下,从而加深大家对流感认识,做好防护,远离流感。
1、什么是流感,如何区别流感和普通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四大家族,其中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是流感中致病性最强、危害性最大的一类,常发生在冬春季,亦可全年发病(因地域差异原因造成)。
流感的严重性和风险性均大于普通感冒,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高热,可达39-40℃,伴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见有呼吸道症状(如咽痛、鼻塞、流鼻涕、干咳等),也可有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大多数为自限性,3~5天可自行缓解,咳嗽和疲倦感可能需要1~2周恢复。但决不能因此忽视流感,流感不仅可能导致重症感染,甚至有致命的风险!重症流感患者的病情会迅速进展,还会出现肺炎、心肌炎、中耳炎、脑炎或脑膜炎等并发症,甚至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损伤、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
2、得了流感,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去医院就诊?
得了流感,一般是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频率增快、轻微活动出现气短、反应迟钝、剧烈咳嗽、基础病加重等情形,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特别是对于小于5岁的儿童、大于65岁的老年人、孕妇、过度肥胖、有基础疾病(慢性肾病、慢性肺病、慢性肝病、心脏病、血液病、恶性肿瘤等),这类人群的免疫较低,身体难以抵抗流感病毒的攻击,容易发展成重症流感,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头痛、心慌、气短、腹痛、腹泻等症状时,也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3、如何预防流感?
流感和新冠属于呼吸系统传染病,近期感染过新冠的人,对流感并不能起到保护作用,大家经过三年新冠疫情的洗礼,都熟练知道勤通风、戴口罩、做好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等,对预防大多数呼吸系统传染病都是行之有效的,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流感疫苗是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明显降低重症流感和病死率的风险。专家建议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间尽量是在每年的9-10月份,疫苗接种到产生抗体需要至少2周的时间才能发挥作用。今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本轮流感疫情发生时间延后,仍在上升趋势,即便没有赶上最佳接种时间,晚接种也仍有效的,尤其是高危人群,尽早去补种,仍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保护作用。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接种流感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减少,流感病毒变异很快,导致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分型发生改变,且不同分型之间缺乏交叉免疫,因此我们每年需要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来保持最好的效果。
4、如何使用抗病毒药物?
近期,被称为治疗流感“神药”的奥司他韦,被推向风口浪尖,不少流感患者在药店抢购奥司他韦。奥司他韦等是甲流的治疗药物,但奥司他韦这类抗病毒药物属于处方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宜自行服用。且在患流感初期48小时内早期服用效果最好,发病时间超过48小时的重症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仍可获益。推荐的抗病毒治疗疗程一般为5~7天,并不是所有流感患者都需要服用奥司他韦,在接种减毒活流感疫苗后的两周内不应服用奥司他韦,在服用奥司他韦后48小时内不应接种减毒活流感疫苗。对于三价灭活流感疫苗,则可以在服用奥司他韦前后的任何时间接种而不影响疫苗效果。奥司他韦对抑制甲型流感病毒有效,对部分乙型流感的疗效不如甲型流感。不推荐大家使用奥司他韦来预防流感,因为吃完24小时后药物在身体内就逐渐代谢掉了,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起到多大的预防效果,尚无明确的证据支持。
普通感冒一般不使用抗病毒药,以对症治疗、缓解感冒症状为主。所以奥司他韦不是“神药”,大家也不用囤药,更不必盲目服用奥司他韦!
来源:通城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