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里的十年·奔向美好丨杨浦滨江“变身”记

09-20 15:4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新华社记者深入基层,用镜头记录下奋进路上的点点滴滴。

上海市杨浦区曾诞生了中国第一家自来水厂、发电厂、煤气厂等民族工业的10多个“第一”,杨浦滨江岸线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长廊”。

近十年来,杨浦滨江逐渐从以工厂仓库为主的生产岸线,转型为以公园绿地为主的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景观岸线。

↓点击图片,看新旧变化

↑前图为2022年7月28日拍摄的杨浦滨江(无人机照片);后图为2013年2月16日拍摄的杨浦滨江旧貌。↑前图为2022年7月28日拍摄的杨浦滨江新貌(无人机照片);后图为2015年10月28日拍摄的杨浦滨江旧貌。↑前图为2022年7月12日拍摄的由烟草公司机修仓库改造的公共空间“绿之丘”的外观(无人机照片);后图为2016年拍摄的改造前的旧貌。

2013年,上海作出开发杨浦滨江岸线的决定。

通过改造,杨浦滨江岸线变美了,在芦苇飘荡、白鹭纷飞中,高耸的塔吊、锈迹斑斑的工业遗存改建成为老少咸宜的休闲场所。

↑2022年8月28日,小朋友在家长的陪伴下,在杨浦滨江雨水花园玩耍。

↑杨浦滨江长椅边的“建筑可阅读”二维码,向人们介绍历史建筑故事和城市历史记忆(2022年7月28日摄)。

↑杨浦滨江的纱厂廊架,既是带有历史记忆的工业元素,又是供人们观景休憩的服务设施(2022年7月28日摄)。

通过改造,杨浦滨江岸线变“新”了,老工业基地孕育出展示馆、咖啡厅等新空间。

↑“祥泰木行”旧址重修建设成为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2021年5月15日摄)。

↑2022年7月12日拍摄的由上海制皂厂污水处理池改造而成的“皂梦空间”,内设咖啡厅、手工坊、文创展示等区域(无人机照片)。

↑在杨浦滨江,由杨树浦纱厂大班住宅改造的咖啡馆掩映在绿荫之中(2022年8月28日摄)。

↑这是2022年7月28日拍摄的杨浦滨江(无人机全景照片)。

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杨浦滨江美好“变身”,成为更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公共空间,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来源:新华社

https://img.cjyun.org.cn/a/10132/202209/602e19d043393769fab68576d5eaa827.jpeg
{"appId":"wxc3dc87b9605c07ba","nonceStr":"xNvMG7N90q7czztb","timestamp":1757982605,"signature":"4c3da3c91623b17ef779f05b4a88f61ef7424389","link":"https:\/\/m.hbtctv.cn\/p\/58680.html","desc":"\u955c\u5934\u91cc\u7684\u5341\u5e74\u00b7\u5954\u5411\u7f8e\u597d\u4e28\u6768\u6d66\u6ee8\u6c5f\u201c\u53d8\u8eab\u201d\u8bb0","title":"\u955c\u5934\u91cc\u7684\u5341\u5e74\u00b7\u5954\u5411\u7f8e\u597d\u4e28\u6768\u6d66\u6ee8\u6c5f\u201c\u53d8\u8eab\u201d\u8bb0","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32\/201701\/94099c0255416137eefb651ffce1f97b.png!w300_h300.png","debu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