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情促农业发展⑨】黎明海:通城建材商人转型种稻的致富路

04-30 10:10   通城县融媒体中心  


【全媒体记者 罗颖】通城县五里镇陈谷村的黎明海,从一名商人转型为地道农民,依靠国家惠农政策和勤劳的双手,盘活土地资源,让农田变“聚宝盆”,将再生稻变“摇钱禾”,携手贫困户在奔小康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近日,在五里镇陈谷村连片的田地里,通城县五里明海农业耕种专业合作社的高速插秧机来回穿梭,不一会儿,一排排秧苗整齐地立在田间。

通城县五里镇陈谷村种粮大户 黎明海:合作社600多亩再生稻插秧已经接近尾声,马上就要开始进行田间管理,灌溉、排水、施肥、绿色防控、杀虫的工作。

今年36岁的黎明海是五里镇陈谷村人,之前一直在商海浮沉,主要从事建材行业,

且有涉猎农机方面。通过农机生意,黎明海进而对农业种植产生了极大兴趣。在积累一定经验后,便萌生回家“单干”的想法。2016年,黎明海在陈谷村流转土地500多亩,创办农业耕种专业合作社,正式进军农业种植,主要种植中稻、再生稻,一种两收。通过几年的努力,收成收入逐年提高。今春受疫情影响,购买种子、化肥比往年要难。但农事季节不等人,春节刚过,黎明海就开始操心水稻的选种问题。在县农业农村局协调帮助下,黎明海紧缺农业生产物资难题得到了解决。

通城县五里镇陈谷村种粮大户 黎明海:在今年疫情期间,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绿色专车给我们种植大户调运农业生产物资,给我们很大的帮助,助我们渡过难关。

今年黎明海把稻田种植面积扩大了一倍,达到了1000多亩。五里明海农业耕种专业合作社以“基地+贫困户”的方式,通过土地流转挂靠30余户贫困户,另有5余名贫困户长期在基地务工,一户贫困户年收入最高可达3万余元。不仅如此,合作社陆续购进高速插秧机、无人喷洒机、粮食烘干机器等高端农机具,助力农业现代化,也为基地的丰收丰产提供科技支撑。

通城县五里镇陈谷村种粮大户 黎明海:我们计划明年在今年种植面积基础上再增加400到500亩,主要目标要是种出优质的大米,提高大米的品质跟质量,做出自己的品牌,推荐给老百姓。

(编辑:胡颖 审核:黎赏)

https://img.cjyun.org.cn/a/10132/202004/f09a2f5a5a6b33e5e3e25f40cb407c4f.jpeg
{"appId":"wxc3dc87b9605c07ba","nonceStr":"4EEY7ulZaSKiumK9","timestamp":1746072067,"signature":"a38e6937cbeaaf2bac2801fb939f87606c6ee71c","link":"https:\/\/m.hbtctv.cn\/p\/32497.html","desc":"\u3010\u6218\u75ab\u60c5\u4fc3\u519c\u4e1a\u53d1\u5c55\u2468\u3011\u9ece\u660e\u6d77\uff1a\u901a\u57ce\u5efa\u6750\u5546\u4eba\u8f6c\u578b\u79cd\u7a3b\u7684\u81f4\u5bcc\u8def","title":"\u3010\u6218\u75ab\u60c5\u4fc3\u519c\u4e1a\u53d1\u5c55\u2468\u3011\u9ece\u660e\u6d77\uff1a\u901a\u57ce\u5efa\u6750\u5546\u4eba\u8f6c\u578b\u79cd\u7a3b\u7684\u81f4\u5bcc\u8def","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32\/201701\/94099c0255416137eefb651ffce1f97b.png!w300_h300.png","debu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