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通城:“扶贫微工厂”照亮脱贫致富路

04-13 10:20   通城县融媒体中心  




【全媒体记者 黎赛明  李若苇】通城县位于幕府山北麓,湘鄂赣三省交界处,相对欠发达,贫困人口基数大。为实现整县脱贫摘帽,通城县大力实施企业兴乡工程,积极引导企业“走村入户”,探索出一条以“扶贫微工厂”为载体、帮助贫困群众就近就业的“造血式”扶贫新路子,让贫困户在家门口脱贫致富。


步入塘湖镇塘湖社区的兴楚电器“扶贫微工厂”,崭新的厂房,洁净的工区,一派繁忙的景象。这对通城县塘湖镇村民胡亚利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来“扶贫微工厂”上班前,她在千里之外的浙江务工,一年到头难得回家一两次,家里的老人、小孩照顾不到,在外很担心。而现在村里“扶贫微工厂”的开办,让她解除了烦恼,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通城县塘湖镇村民  胡亚利:厂里采取计件的形式发放工资,多劳多得,调动了我们的积极性,一个月有两三千块的工资,又可以照顾家里的老小。

离塘湖镇不到十公里的关刀镇关刀村贫困户方敏丽也享受着“扶贫微工厂”政策所带来的实惠。多年在外四处奔波的她,厌倦了没有归属感的生活,一直希望能在家找到一份稳定工作。去年村里头的蓝极星广告“扶贫微工厂”开办后,方敏丽回到家乡来厂上班,工厂离她家不到半里路,每天过得很充实很有干劲。



关刀镇关刀村贫困户 方敏丽:现在在家能一个月能拿到三四千块钱,给我这种家庭条件不是很富裕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就业平台。



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群众能够在家门口就业,得益于县乡村三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在政府出资建设扶贫车间,并提供配套附属设施的一站式服务下,企业家们乐意把工厂搬到家乡。在帮助企业落户农村的同时,也带动着所在地的贫困户脱贫增收,撬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乡村产业振兴与脱贫攻坚的同频共振。



通城县蓝极星广告“扶贫工厂”负责人  吴祚和:通过政府的扶持,现在工厂有45人上班,其中贫困户占百分之三十,每月工资都达到3000元以上。

如今,越来越多的“扶贫微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在隽秀大地的乡土间扎根发芽,以乡村产业这碗“原汤”来化就业增收这份“原食”的脱贫模式被不断推广。据统计,去年以来,通城县已投入2000余万元,新建、改建“扶贫微工厂”共51个,涉及服装、电子、农副产品等10多个行业,解决了1200多名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实现6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编辑:胡颖 审核:王琛)


https://img.cjyun.org.cn/a/10132/202004/e1f2107a29743de8b93501c6a4aff542.jpeg
{"appId":"wxc3dc87b9605c07ba","nonceStr":"xqMrEeAeGHwhp80v","timestamp":1746087122,"signature":"6d70cffbd8b4ac7ffd706ebb93743ae7b3af41db","link":"https:\/\/m.hbtctv.cn\/p\/32205.html","desc":"\u6e56\u5317\u901a\u57ce\uff1a\u201c\u6276\u8d2b\u5fae\u5de5\u5382\u201d\u7167\u4eae\u8131\u8d2b\u81f4\u5bcc\u8def","title":"\u6e56\u5317\u901a\u57ce\uff1a\u201c\u6276\u8d2b\u5fae\u5de5\u5382\u201d\u7167\u4eae\u8131\u8d2b\u81f4\u5bcc\u8def","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32\/201701\/94099c0255416137eefb651ffce1f97b.png!w300_h300.png","debu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