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之星】王清明:贫困户上演变形记 养殖业成致富能手

©原创   11-19 09:25  


(全媒体记者  黎赛明)我叫王清明,是四庄乡小井村二组村民。我通过这几年搞养殖业(养鸡)发现,贫困不可怕,关键要有自强自立的决心,要勤干苦做,用自己的勤劳和双手摆脱贫困,过上美好的生活。

今年51岁的王清明,全家4人生活,自己左手残疾,妻子患病,常年需要服药,还有两个孩子在读书,全家重担压在王清明一人身上,日子异常艰难。2014年,王清明家被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3年,文化程度不高的他为了寻求生计,背井离乡到山西养鸡场帮别人养鸡,在那边一干就是三年,虽说没有挣到很多钱,但养鸡防治技术见长。2016年,王清明花光积蓄,外借举债,在家建起了三层楼房。

如何摘掉“贫困帽”,让生活好起来?2017年,听别人说养羊成本低,花销不大,于是养了百来支山羊,由于缺乏养殖技术,年底反倒亏了两万余元。勤劳肯干是王清明的特点,不服输是王清明的性格。养羊没有赚到钱,就与堂哥琢磨养鸡老本行。2018年,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他借了四万元扶贫贷款,说干就干,建起三个鸡棚,养了两万只鸡。为了把鸡养好,他把床搬到了鸡棚边,每天天没亮起床,一干就是一整天,搬饲料,提饮水,扫鸡圈,喂鸡药,赶鸡回圈,点点滴滴,点水不漏,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每一只鸡。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总会有回报,当年就实现纯收入十万元,还清了债务,年终脱了贫。

尝到了养鸡的甜头后,王清明今年扩大了养殖规模,还另外新建了一个养鸡场,当起了“小老板”。现在,王清明比以前更加忙碌,每天都在两个养鸡场间来回穿梭,虽然很辛苦,但看着自己养的鸡一批批出栏,生活逐渐富裕时,自己感觉很幸福,很有成就感。当提到未来的生活时,他满脸笑容地说:“我的鸡不愁销路,都是湖南、江西的人主动找上门,我养好我的鸡儿子就行了,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在王清明身上演绎着一场变形记,从贫困户变身养鸡“能手”,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闯出了致富路,他用“勤劳朴实乐观”最朴实无华的品质感染着身边所有人,无声无息却动人心弦。


https://img.cjyun.org.cn/a/10132/201911/ec93a8e2325cd130c31a25647e647dd6.jpeg
{"appId":"wxc3dc87b9605c07ba","nonceStr":"U1dmrK3bOgyTZKkE","timestamp":1747737414,"signature":"ad555aae7a4e221a3829d9f2623aa06ecfd6af8d","link":"https:\/\/m.hbtctv.cn\/p\/28870.html","desc":"\u3010\u8131\u8d2b\u4e4b\u661f\u3011\u738b\u6e05\u660e\uff1a\u8d2b\u56f0\u6237\u4e0a\u6f14\u53d8\u5f62\u8bb0\u517b\u6b96\u4e1a\u6210\u81f4\u5bcc\u80fd\u624b","title":"\u3010\u8131\u8d2b\u4e4b\u661f\u3011\u738b\u6e05\u660e\uff1a\u8d2b\u56f0\u6237\u4e0a\u6f14\u53d8\u5f62\u8bb0 \u517b\u6b96\u4e1a\u6210\u81f4\u5bcc\u80fd\u624b","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32\/201701\/94099c0255416137eefb651ffce1f97b.png!w300_h300.png","debu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