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敏:城市套路深 我要回农村

12-14 17:51  

 


 

近年来,随着我县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涌现了一批“能种地、会开机、懂经营”的家庭农场主,让农业成了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四庄乡大源村新敏家庭农场的农场主周新敏,就是其中的一员。

来到大源村,记者见到了正在甘蔗地里忙碌的周新敏。在交谈过程中,记者了解到,46岁的周新敏是回乡创业的打工仔。

 

新敏家庭农场农场主 周新敏:

我以前是在广东打工的,在2010年回来,在通城搞建筑。

从事建筑行业,使周新敏积累了一定的积蓄。2014年,为发展农业产业,我县出台了一系列“农田承包”优惠政策,使周新敏萌发了在家创业的念头。2014年,周新敏投资200多万元,流转800多亩土地,创办了新敏家庭农场。周新敏告诉记者,在最开始创办家庭农场时,并非一帆风顺。

新敏家庭农场农场主  周新敏:

搞了几百亩油茶,香莲,鱼塘,鸭厂,甘蔗,在这当中土地流转联系到千家万户,资金也比较困难,但是经过村里各级领导的帮助还是成了功,到今年这个地步,就是看到自己这个成果还是比较满意。

 

新敏家庭农场农场主 周新敏

首先我是以油茶为主,后来想到这个肥料的提供比较困难,所以我就想到养殖,就搞了这个鸭厂,这个肥料可以为种植茶籽树,香莲,甘蔗提供肥料。这个鸭在水里面可以肥水,可以养鱼,甘蔗叶子都可以养鱼,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我就利用这个养殖混养来提高经济效益。

 

 几年下来,周新敏的家庭农场已初见效益。油茶、湘莲、养殖等多种经营年收入达300万元。在家庭农场日益发展的同时,周新敏致富不忘乡亲。目前,新敏家庭农场吸纳贫困户10户47人,临时工30人,人平均创收6300元,共发放工资48万元,为村贫困户脱贫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四庄乡大源村支部书记  周治兵:

 2014年10月,他放弃在外收入不菲的工作,毅然回家创业,开办了这个农场,吸纳了贫困户十余户,近五十人,人平创收达到六千余元,大户带动农户,实现共同致富的道路。

三年的艰辛付出,周新敏的家庭农场,已初步形成了甘蔗种植、生态养殖、“家庭农场+贫困户”为一体的现代家庭农场雏形。

新敏家庭农场农场主 周新敏:

今后这个农场我还想把它发展加大,让它成为我们这个地方上的达标企业,带动这个周围的老百姓一起达到这个奔小康,脱贫做出一点贡献。

https://img.cjyun.org.cn/a/10132/201612/c7d858b9989ee2024a293347f2a4a2e3.jpg
{"appId":"wxc3dc87b9605c07ba","nonceStr":"i4MNH9iZW2TugI6s","timestamp":1752451682,"signature":"ffee99ac2e0d6bff691e33dbe589816bd1cc40df","link":"https:\/\/m.hbtctv.cn\/p\/2055.html","desc":"\u4e09\u5e74\u7684\u8270\u8f9b\u4ed8\u51fa\uff0c\u5468\u65b0\u654f\u7684\u5bb6\u5ead\u519c\u573a\uff0c\u5df2\u521d\u6b65\u5f62\u6210\u4e86\u7518\u8517\u79cd\u690d\u3001\u751f\u6001\u517b\u6b96\u3001\u201c\u5bb6\u5ead\u519c\u573a+\u8d2b\u56f0\u6237\u201d\u4e3a\u4e00\u4f53\u7684\u73b0\u4ee3\u5bb6\u5ead\u519c\u573a\u96cf\u5f62\u3002","title":"\u5468\u65b0\u654f\uff1a\u57ce\u5e02\u5957\u8def\u6df1 \u6211\u8981\u56de\u519c\u6751","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32\/201701\/94099c0255416137eefb651ffce1f97b.png!w300_h300.png","debu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