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李佳 陈琳】“排水沟总堵塞,雨季一来就积水,屋场会上反映了这个问题,没多久涵管就埋好了,排水通畅多了!”近日,通城县马港镇何婆桥村村民对此次村里快速解决排水沟积水、埋设新涵管的民生举措纷纷表示满意和感谢。如今在马港镇,一场场“家门口的屋场会”,正以“党建引领+议事协商+实事落地”的模式,将民生诉求转化为看得见的实惠,让基层治理既有温度又有力度。截至目前,马港镇通过屋场议事会,已完成民生实事180余件,惠及群众2万余人。
听民意:快速响应“急难愁盼”,民生诉求掷地有声
“党小组建在屋场上,议事就到家门口”,是马港镇破解民生难题的关键机制。在白竹村的一次屋场会上,妇女们集中反映了健康筛查的实际困难:“平时农活忙,抽不出时间专门跑县城做检查,能不能帮我们想想办法?”村民李大姐的提议得到大家一致赞同。村“两委”在了解情况后迅速响应,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很快便将“组织适龄妇女参加‘两癌’筛查”列为重点民生实事并推动落实。李大姐高兴地说:“村里统一组织我们去县里做检查,既省心又放心,真是把我们的健康事当成了自家事!”这一暖心举措的背后,是马港镇将屋场会作为“民意收集站”,通过党小组下沉,把群众“小事”当作“大事”来办的治理智慧。

受监督:阳光操作“晒账亮进度”,实施质量有保障
“实事办得好不好,群众说了才算数。”在马港村七组文化小广场建设中,村民建议增加适合老年人的活动设施。村干部现场表态优化方案,并补充了相应器材。如今,这个占地700余平方米的小广场不仅完成硬化,配套设施也更贴合不同年龄群体需求,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热门去处。“干部愿意听建议,实事办得越来越合心意!”毛大叔笑着说。这种“边推进边监督、听建议再优化”的机制,正是马港镇保障实事质量的核心——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监督者”,确保每一件实事都办到群众心坎上。

聚民智:多元覆盖“惠民生促发展”,让实事惠及更多群体
屋场会不仅解“眼前忧”,更谋“长远利”。中塅村干垅桥和西家边桥年久失修,桥面窄、弯道急,村民在屋场会上多次反映存在安全隐患。村“两委”将桥梁重建纳入清单,如今两座桥均已竣工,村民杨大爷说:“接送孙子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在产业发展方面,屋场会成为“金点子孵化器”。金山村村民提出“缺优质稻种、愁销售渠道”的难题后,村“两委”迅速行动,免费发放730斤优质种子,并承诺以高于市场价收购。村民吴大哥算了一笔账:“4亩地赚3000多元,既有好种子又有好销路!”从基础设施到产业发展,从饮水安全到妇女健康,马港镇通过屋场会广泛吸纳多元诉求,让民生实事覆盖更广泛的群体,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一场场屋场会架起干群“连心桥”,一件件实事筑牢幸福“奠基石”,马港镇将持续深化屋场议事会模式,让议事更接地气、实事更合民心,以党建引领的精细化治理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民生温度。

编辑|周梦珍
一审|祝思思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