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县塘湖镇黄袍中学:以内务整理为笔,绘就育人新画卷

11-06 15:40   通城县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来佳盈】近日,走进通城县塘湖镇黄袍中学,学生宿舍呈现出的如军营般整洁令人赞叹不已。一床床棱角分明的“豆腐块”被子、一个个井然有序的洗漱台,这些曾经看似“不可能”实现的场景,如今已成为该校宿舍的“常态”。而这背后,是黄袍中学教师们独特的育人智慧与辛勤付出。

教师化身“示范者”,从“心”开启内务课

“同学们,叠被子就像解一道题,每一步都要精准,才能有完美的形状。”在黄袍中学的“寝务公开课”上,政教负责人刘成香老师正耐心地向学生们讲解叠被子的技巧。

对于刚离开父母怀抱的初一新生而言,内务整理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黄袍中学的教师们深知,单纯强制命令难以让学生真正掌握内务技能,亲身示范才是关键。

刘成香老师将叠被子过程细致分解为“铺平、划线、折叠、抠角、整理”等多个步骤,一边操作一边详细讲解,如同在黑板上推导公式般清晰明了。对于动手能力稍弱的同学,老师们会俯下身,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用力、怎样捏出棱角。这一过程传递的不仅是叠被子的技巧,更是一份“别急,老师和你在一起”的温暖与鼓励。

教师善做“激励师”,点滴进步皆闪光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强行灌输,而在于唤醒学生内心的动力并给予激励。在黄袍中学,班主任刘老师便是这样一位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的“激励师”。

查寝时,刘老师总会留意到学生们的点滴进步,她的口头禅便是“某某同学今天被子摆得很齐”“某某同学的床单特别平整”。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她都会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蜕变见证成长,内务整理意义深远

看着学生们在内务整理方面的巨大变化,刘主任动情地说:“当我看到孩子们从最初把被子揉成一团,到后来能骄傲地展示自己的‘作品’,我看到的不只是被子的变化,更是他们从依赖走向独立的成长。教他们内务,其实是教他们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新教师小李起初也有过疑惑,她感慨道:“一开始我觉得老师管这个有点‘不务正业’,但现在我明白了,当学生的生活变得有条理时,他们的思维也会更清晰。这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是我们育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黄袍中学,内务整理早已超越了其本身的意义。它如同一座坚固的桥梁,紧密连接着老师与学生的情感;又似一方肥沃的土壤,滋养着学生自律、负责的品格。

从讲台到宿舍,从粉笔到被子,黄袍中学的教师们用耐心、智慧和爱,将生活技能的点滴汇聚成河,浇灌出学生成长的参天大树。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的匠心,不仅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上,更浸润在每一个关乎学生未来的人生细节里。

编辑|周梦珍

一审|祝思思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

https://img.cjyun.org/a/10132/202511/5a6918624995e8bc165deff11f9e010b.jpeg
{"appId":"wxc3dc87b9605c07ba","nonceStr":"K7z6NGfqiPxNAQ7C","timestamp":1762566013,"signature":"f43762253c6a5ada598e7209130ce92b7165d5cc","link":"https:\/\/m.hbtctv.cn\/p\/105484.html","desc":"\u66f4\u591a\u5185\u5bb9\u8be6\u89c1\u4e91\u4e0a\u901a\u57ce\u5ba2\u6237\u7aef","title":"\u901a\u57ce\u53bf\u5858\u6e56\u9547\u9ec4\u888d\u4e2d\u5b66\uff1a\u4ee5\u5185\u52a1\u6574\u7406\u4e3a\u7b14\uff0c\u7ed8\u5c31\u80b2\u4eba\u65b0\u753b\u5377","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32\/201701\/94099c0255416137eefb651ffce1f97b.png!w300_h300.png","debu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