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陈琳】“洗碗越多,摔碗风险越大”的顾虑,是不少年轻干部在工作中会面临的思想问题。这种顾虑若处理不当,不仅会束缚手脚,更会错失成长窗口。新时代赋予我们使命,也呼唤我们担当。面对“洗碗困境”,唯有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在实干中书写无悔青春。
以“敢为”信念打破“怕错”心结,筑牢想干事的思想根基。年轻干部最鲜明的特质,在于拥有敢闯敢试的朝气与锐气,而“怕摔碗”的本质,是对“犯错后果”的过度担忧,是对“未知风险”的本能回避。若因怕错而选择“不洗碗”,看似规避了风险,实则放弃了成长。年轻干部当树立“犯错不可怕,避责才可耻”的认知,明白“试错”是成长的阶梯,“担当”是干部的“底色。”只有卸下“怕问责”的思想包袱,才能把“想干事”的热情转化为“敢扛事”的勇气,以“偏向虎山行”的劲头,直面难点、疏通堵点,在实战中锤炼真本领。
以“愿为”自觉点燃“抢干”热情,强化肯担当的行动自觉。“抢着洗碗”不仅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责任。基层工作中,总有“烫手山芋”需直面,总有“琐碎事务”需耐心。若人人挑肥拣瘦、避难就易,发展的硬骨头谁去啃?群众的急难愁盼谁去解?年轻干部尤须摒弃“等安排、靠指令”的被动心态,要树立“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精神。把工作当成“责任田”,把群众事当成“心头事”,不做旁观者,争当实干家。无论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还是服务群众的第一线,都主动靠前、积极作为,用行动诠释初心。
以“善为”能力提升“干好”水平,实现能成事的价值追求。不怕摔碗”不等于“盲目蛮干”,“抢着洗碗”更要“洗得干净、洗得高效”。年轻干部有激情有干劲,但是工作经验尚浅、干事创业能力待补,若仅凭一腔热情蛮干,不仅事倍功半,更会挫伤信心。要真正地“洗得干净、洗得高效”,既在于“敢做”,更在于“会做”。年轻干部要把提升干事能力作为必修课,既读“有字之书”,也学“无字之经”;既要懂政策、明规则,也要通方法、晓人情。在实践中学会调研谋划、沟通协调、复盘优化,做到谋定后动、策略清晰。唯有以能力之基托底,才能让“敢为”不致沦为“盲动”,让“愿为”结出“善成”之果。
青春因担当而出彩,干部因实干而成长。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我们应在“洗碗”中不怕摔、在“做事”中主动上、在“成事”中持续学。以敢为的信念、愿为的自觉、善为的能力,破解“洗碗困境”,诠释青年担当,在服务发展、造福人民的征程中,写就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

编辑|周梦珍
一审|祝思思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