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徐雲飞 葛仕臻】近日,通城县关刀镇台源村2025年村级公路改造以工代赈项目正有序施工中。该项目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不仅通过道路改建破解交通瓶颈,更通过“以工代赈”模式,以劳务报酬发放替代直接救济,直接为当地群众,特别是重点帮扶群体创造就业岗位,实现在“家门口”务工增收,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项目投资与建设:资金投入突破交通瓶颈,辐射三邻村
台源村此次村级公路改造以工代赈项目总投资398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投入370万元,村委会统筹资金28万元。项目核心建设内容为改建聂家屋至黄牯岩道路,拓宽路面共计3.36公里。该道路沿线覆盖本村6个屋场,212户792人,并将惠及邻边东港村、水兴村、春雷村,彻底改善区域交通条件,为经济发展打通动脉。

促就业保民生:劳务报酬占比超四成,重点群体优先
据悉,该项目预计发放劳务报酬151.18万元,占中央投资的40.86%,可带动152名以上当地群众务工。项目方明确表示,将最大限度落实劳务报酬发放机制,并优先吸纳外资外贸相关企业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未就业退役军人和脱贫人口(含易地搬迁脱贫人口)、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等重点群体劳动力就业,实现老贫病弱的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高效规范推进:村级组织实施,群众广泛参与
台源村于7月9日成功申报并获批该项目后,村委会严格按照“两议两公开”程序,决定不进行招投标,而是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成立的“通城县台源农业生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实施。项目前期,村委会通过召开各村组屋场会、张贴招工海报等方式广泛宣传招工政策,进行劳务用工登记,并组织了相应的劳务技能培训。在完成初步设计并通过专家评审后,项目于7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

进展顺利成效初显:工程建设超预期,劳务报酬已发放
截至目前,项目推进顺利,已完成总工程量的30%。项目已成功带动周边88名群众务工就业,其中包括32名脱贫户(含8名易地搬迁户)。在中秋节前,项目方已向务工群众发放了劳务报酬金额达30.8万元,及时兑现了“以工代赈”的承诺,让参与建设的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政策的温暖。

通城县关刀镇台源村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不仅是一条便民路的拓宽改造,更是一条探索“造血”式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它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与促进就业增收的双重效应,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了不出现规模性返贫,为台源村及周边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编辑|周梦珍
一审|祝思思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