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黎海明 方咪】10月21日清晨六时许,一名途经本县的38岁河北邯郸籍男子突发急性心肌梗死,通城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迅速启动绿色通道,多学科协作、精准施救,仅用58分钟便打通堵塞血管,成功将患者从“死神”手中夺回。
清晨呼救:异乡突发心梗,危急时刻送医
“医生!医生!我胸痛得厉害,快救救我!”清晨的通城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原本的寂静被一阵急促的呼救声彻底打破。
这名河北邯郸籍男子因途经通城,突发胸部剧烈疼痛,伴随大汗淋漓的症状,出租车司机第一时间将他紧急送往通城县人民医院,为后续救治争取了宝贵时间。
绿色通道:多部门联动,与死神“竞速”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接诊医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初步判断病情后,立即为患者完善心电图检查。检查结果证实:患者为“急性ST段抬高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脏供血主干血管已完全堵塞,必须立即开展急诊介入手术,否则将面临极高的死亡风险。
医院随即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一键响应”机制迅速激活:急诊科、心血管内科、导管室、检验科、收费处等多部门无缝衔接、同步行动。医护人员一边紧急联系患者家属,详细告知病情、手术方案及风险,一边向医院总值班报备;所有流程“一路绿灯”,无需等待繁琐的入院手续,检查、用药、术前准备同步推进。最终,患者在医护人员的全程护送下,快速抵达导管室。


精准施救:58分钟打通“生命通道”
导管室内,气氛紧张而有序。心血管内科主任李伟龙带领的介入团队早已严阵以待,各项手术设备提前调试完毕。
在清晰的影像引导下,手术医生精准完成穿刺、送管等操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一步确认:患者心脏最重要的血管——前降支中段完全闭塞,这是急性心梗中最危险的类型之一,每延误一分钟,就意味着更多心肌细胞坏死。
面对危急情况,介入团队临危不乱,凭借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迅速将导丝通过堵塞段,随后用球囊扩张血管。随着球囊成功扩张,堵塞的血管瞬间恢复畅通,胸痛症状也立刻得到缓解。
从患者进入医院大门到堵塞血管成功开通(DtoB 时间),全程仅用58分钟,远低于国际公认的90分钟黄金救治标准。
医者仁心:异乡遇“救星”,患者家属致谢
术后,患者被转入冠心病监护病房进行后续治疗与观察。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精神状态良好,正处于顺利康复阶段。
“我们人生地不熟,真没想到在通城的县级医院,能得到这么快速、高效的救治!”劫后余生的患者和家属激动不已,反复向医护人员表达感谢,“是这里的医生和护士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份恩情我们永远记得!”
守护生命:胸痛中心建设显成效,筑牢健康防线
此次成功救治,是通城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设成效的集中体现。据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胸痛中心通过整合优质资源、优化急危重症救治流程,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危急重症患者,搭建了快速、规范、高效的诊疗通道。
这场跨越地域的生死营救,不仅展现了通城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崇高的职业精神与过硬的医疗技术,更凸显了“绿色通道”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的关键作用。下一步,通城县人民医院将持续以患者为中心,不断强化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用实际行动践行“生命至上”的承诺,为县域及周边群众的健康筑牢防线。

编辑|董明珠
一审|熊 皓
二审|黎赛明
三审|皮江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