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黄焕】 深秋时节,走进通城县大坪乡南山村,村民吴大爷正拿着抹布仔细擦拭新厕所的瓷砖墙面。这座由政府补助1000元建成的冲水厕所,地面铺着防滑地砖,洗手台、冲水箱一应俱全。“以前旱厕夏天蚊蝇成群,冬天漏风受冻,现在政府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吴大爷的笑容里透着满意。
在五组村民胡小燕家的院子里,搅拌水泥的声响伴着欢声笑语。她正和施工队一起拌灰浆、贴瓷砖,将使用了二十多年的旱厕改造成水冲式卫生间。“政府补贴材料费,我们投工投劳,自己参与改造更有成就感。”胡小燕抹了把额头的汗珠,指着即将完工的厕所说道。
这样的场景正在大坪乡多个村落同步上演。据乡政府负责人介绍,该乡创新采用“财政补助+群众投劳”模式,2023-2025年累计投入项目资金20余万元,带动群众自筹10余万元,新建改造户厕200余户,覆盖坪山、南山、大坪、方仕、杨部、韩岭等行政村。加上2025年完成的70户,全乡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已提升至84%。
在药姑村,村民胡二勇家的厕所改造已进入收尾阶段。雪白的墙砖、明亮的照明、独立的淋浴区,让这个6平方米的空间焕然一新。“施工队手把手教我们安装化粪池,现在粪污经过三级沉淀,还能当有机肥浇菜园。”胡二勇边说边示范冲水按钮,清澈的水流瞬间将便池冲洗得干干净净。
这场“厕所革命”带来的不仅是硬件升级,更是生活方式的变革。乡负责人介绍,每完成一户改厕,都会配套发放《卫生厕所使用手册》,组织村民学习无害化处理、管道维护等知识。如今,不少村民主动在厕所旁开辟小花园,用处理后的粪污滋养花草,形成“厕污变资源”的生态循环。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大坪乡党委副书记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户厕改造,让“厕所革命”成果真正惠及每家每户,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
编辑|周梦珍
一审|祝思思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