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佳玫】秋光正好,暖意融融。自今年“禁毒反诈宣防大会战”启动以来,通城县迅速行动,整合公安、乡镇、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多方力量,将宣传触角延伸至社区网格、校园课堂、村头屋场等,以场景化、精准化、创新化的宣防举措,掀起全民参与平安建设的热潮,为“平安通城”筑牢安全屏障。
场景全覆盖,乡音宣讲入民心
傍晚的银山广场灯火通明,“禁毒先驱林则徐生平事迹全国十馆联展”吸引着往来市民驻足围观。禁毒展板上的图文清晰呈现毒品危害,民警化身“历史主讲官”,讲述林则徐抗烟壮举与当代禁毒形势,让禁毒爱国精神深入人心。不远处的宣传摊位前,工作人员一边发放印有标语的宣传品,一边结合展板上的毒品类型讲解识别毒品技巧,现场互动问答气氛热烈。
在沙堆镇瑶泉村,一场“安全+文明”主题屋场会让村委会旁的空地热闹非凡。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用方言讲解常见毒品的特征与危害,派出所民警结合本地案例拆解“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等骗局套路,还现场告知举报途径与应急措施。“以前只知毒品害人,现在懂了怎么防、怎么报,这屋场会开得实在!”村民们翻着宣传手册,你一言我一语地热议着。
靶向精准滴灌,重点群体加强防护。
“让你线下送现金‘解冻’的都是诈骗,要一律拉黑,不要信!”在北港镇龙门村的广场上,由民警、乡镇及村组工作人员组成的反诈宣讲小团队开讲。针对村民容易遭遇的“紧急求助”“免费高息”“假冒公职人员”等骗局,他们反复向村民强调要“三核实”——视频核实身份、官方平台核实信息、咨询家乡民警核实情况。
校园里,“警校+志愿服务”模式让安全课堂活力十足。五里中学的“反诈+禁毒”双课堂上,班主任结合视频案例剖析“游戏充值诈骗”“新型毒品伪装”等风险。学生们分组编排情景剧,在角色扮演中演练应对技巧。
通城县第二高级中学的禁毒教育现场,30余种仿真毒品模型引发学生惊叹,民警通过真实案例讲解毒品的危害,并向学生传授“五步拒绝法”强化学防范能力。
载体巧创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通城街头的共享电动车近来成了“移动宣传站”——车身张贴着“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等醒目标语,开锁时自动播放“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的语音提示。1200余辆“禁毒宣传专车”穿梭在城区街巷,形成视觉与听觉双重冲击的流动“宣传员”,市民李女士点赞:“每次骑车都能学到知识,这种方式太接地气了!”
线上阵地同样活跃。通城县利用“云上通城”APP、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通城公安”新媒体等平台,持续推送禁毒反诈短视频、典型案例解析和有奖举报等信息。
各村组、社区微信群也成为宣传前沿,网格员每日转发防骗提醒、禁毒知识,形成“一呼百应”的传播效应。
成效见真章,全民共治筑平安
据统计,9月以来通城县累计开展禁毒反诈主题活动70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直接覆盖群众超10万人次。全县9月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率环比下降21.21%。通城县关刀镇通过“六进”活动实现宣传无死角,群众知晓率显著提升。
下一步,通城县将继续深化“党政主导、公安牵头、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推动禁毒反诈宣传常态化、制度化,以更接地气的方式、更广泛的覆盖、更持续的投入,筑牢全县安全基底,为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通城注入持久动能。
编辑|周梦珍
一审|祝思思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