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佳 吴臣】“这次刚出台的优化老年人公交乘车卡政策,我正愁不知道咋办理,李爱平户长就上门讲解了。”近日,马港镇界上村村民吴意华对上门回访的中心户长李爱平连连道谢。在界上村,像李爱平这样的中心户长共有26名,他们化身政策“传声筒”、纠纷“调解员”、新风“引领者”,以“小角色”撑起基层治理“大担当”,让乡村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
政策宣讲“上门来”,惠民服务暖人心
“小王,这是最新的育儿补贴申请指南,你家二胎孩子符合申领条件,我帮你把需要的证件列个清单,你到手机上申请就行。”二组的中心户长杨芬,熟悉组里每一户的家庭成员、就业情况甚至生活难处,常主动上门了解群众需求,把育儿补贴、新生儿医保办理等政策讲得明明白白。
此前,界上村不少村民因不了解政策、不知如何准备材料,导致育儿补贴、医保缴费等惠民政策“看得见、摸不着”。针对这一问题,村“两委”联合26名中心户长推出“政策上门”服务,按照“分片包户”原则,将养老认证、补贴申领、医保缴费等高频事项整理成“明白纸”,由中心户长逐户讲解。
二组村民胡志勇夫妻俩在外务工,家中老人不懂线上操作,医保缴费一直没落实。中心户长胡燕祥得知后,主动联系老人收集身份信息,线上帮助老人。“不用麻烦孩子请假回来,就帮我们全办妥了,太省心了!”胡志勇的母亲心里很是感激。截至目前,中心户长累计上门宣讲政策200余次,协助村民办理各类事项86件,政策知晓率和惠民服务覆盖率均提升至95%以上。
议事协商“聚共识”,移风易俗树新风
“以前村里办酒,光是随礼一年就得花好几千元,有时候一个月要赶两三场,压力太大了!”在界上村“村湾议事会”上,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吐槽“人情债”的负担。此前,村里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升学宴、乔迁宴等酒席,不仅加重了村民经济负担,还影响了邻里和谐。
为破解这一难题,村“两委”以中心户长为纽带,组织各村民小组召开“村湾议事会”,邀请村民共同商议制定村规民约。九组中心户长李裕义主动牵头,挨家挨户征求意见,将村民最关心的“请客送礼”问题纳入重点讨论。“办酒不是越铺张越有面子,大家日子过得舒心才重要!”讨论中,九组中心户长李裕义结合自己的经历,劝说村民摒弃攀比心态。
经过多轮协商,最终形成界上村“红白事新规”:婚丧嫁娶可简办,禁止重复操办乔迁、生日等“无事酒”;一般礼金上限不超过200元,宴席每桌标准控制在500元以内,桌数不超过10桌。同时,推选5名德高望重的村民成立“新风监督队”,中心户长带头践行新规,监督村民执行情况。
小事化解“在源头”,邻里和谐促共治
“多亏了杨爹,不然我和邻居的矛盾还得闹大!”提起中心户长杨贻保,三组村民小刘满心感激。此前,小刘和邻居因宅基地边界问题产生争执,双方各执一词,差点动起手来。杨贻保得知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耐心劝说,结合村规民约和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最终双方握手言和。在界上村,中心户长不仅是政策宣传员、新风引领者,还是邻里矛盾的“调解员”,他们熟悉村情民意,能第一时间发现矛盾、化解纠纷,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此外,中心户长还积极组织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基础设施维护等工作。今年上半年,在户长们的带动下,村民投工投劳800余人次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拆除乱搭乱建10余处,清理沟渠200米。“以前村里的事都是村干部操心,现在我们跟着户长一起干,看着村子越来越美,心里也高兴!”村民们说。
如今的马港镇界上村,在中心户长“穿针引线”下,政策落地更顺、乡风更纯、邻里更亲。从政策宣讲到移风易俗,从矛盾调解到环境整治,中心户长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解决民忧,以“小支点”撬动基层治理“大格局”。
下一步,马港镇将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健全“党支部+党小组+中心户”三级基层治理体系,以积分制、红黑榜等为抓手,切实激发中心户长履职动力,充分发挥“六员”作用,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编辑|周梦珍
一审|祝思思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