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飞鸡”夫妻:十八年坚守深山育出“金凤凰”

09-26 10:36  

十八年前,孔艳珍夫妇辞去沿海大城市的体面工作,一头扎进鄂湘两省交界的深山里养鸡。寒来暑往,他们在创业路上坚定前行,收获满满,也带动了80余户脱贫户增收。

通城县飞珍山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孔艳珍:我早上起来一般最先看小鸡的状况,有一部分是珍珠鸡,大部分的是山鸡。

在通城县马港镇界上村的养殖基地里,喂鸡、打扫,是孔艳珍每天的必修课,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18年。瞅着山鸡长势喜人,她也格外高兴。

通城县飞珍山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孔艳珍:羽毛在这个阳光下就是闪闪发光的,公的卖198元一只,母的卖168元一只。

时间回拨到2007年。彼时,夫妻二人还在上海打工,都做到了管理层。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山鸡养殖。那时,通城此类养殖还是一片空白,他们体内不安分的创业火苗被点燃。

通城县飞珍山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孔艳珍:是我老公的想法,他说不可能一直在外面打工,要回家去创一番事业。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第一批鸡即将出栏时,突发的大雪让他们措手不及,几乎遭遇灭顶之灾。

通城县飞珍山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孔艳珍:化雪的时候有差不多半个月,(鸡棚)全部都垮掉了,鸡都全部飞走了,那个时候的直接经济损失就有十几万。

前后历经两次自然灾害,夫妻二人含泪重新建好鸡棚。经过不断学习,并四处请教专家,他们的养殖技术日渐成熟。然而,新问题随之而来,由于市场没打开,一日三餐投料的硬性支出,让他们的资金日渐紧张。

通城县飞珍山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孔艳珍:那个时候我们是东拼西凑的(贷款),没有这么好的政策,前几年国家有扶持农业贷,一笔贷款可以借3年再转,只要付利息就可以了,压力减少了一半。

在政府部门的扶持下,他们的事业逐渐走上正轨。随着规模扩大,孔艳珍夫妇也在思考:如何惠及更多乡亲?他们创新性地提出了“托管代养”模式:向脱贫户发放鸡苗,提供技术指导,并以保价回收成品鸡。

通城县飞珍山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孔艳珍:给他们技术指导,有什么问题他会跟我们及时联系,轻的话我们就电话告诉他们怎么解决,严重的话我们都会亲自去看那些鸡的状况。

通城县马港镇界上村二组村民 杨鑫磊:养鸡三百多只,(年收)万把多块钱,还可以。

山鸡肉有去痰止咳、清肝明目的食疗效果,价值相对较高,饲养时间长。为此,他们还饲养了土鸡、鸭等。如今,合作社年营收500多万元。这群山间飞舞的“金凤凰”,正带着乡亲们的致富梦,越飞越高。

通城县飞珍山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孔艳珍:能带动周边的乡亲们致富也是我们最大的一个心愿,不仅仅说自己要创一番事业,我们也想在家里陪伴一下老人,常年在外务工,生病我们不在身边,其实也不放心。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先华 章珩

通城台 皮江星 黎赛明 卢文浩 刘康 骆博

通讯员 刘建平 葛瑜

来源:长江云

https://img.cjyun.org/a/10008/202509/673882af719a10e6d3cd5f9289b9c5c0.png
{"appId":"wxc3dc87b9605c07ba","nonceStr":"tufnpuZ6yudYMTSo","timestamp":1759153181,"signature":"0bf153512316cfa9ff4c958b32ea9969c02bd1d0","link":"https:\/\/m.hbtctv.cn\/p\/103555.html","desc":"\u66f4\u591a\u5185\u5bb9\u8be6\u89c1\u4e91\u4e0a\u901a\u57ce\u5ba2\u6237\u7aef","title":"\u901a\u57ce\u201c\u98de\u9e21\u201d\u592b\u59bb\uff1a\u5341\u516b\u5e74\u575a\u5b88\u6df1\u5c71\u80b2\u51fa\u201c\u91d1\u51e4\u51f0\u201d","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32\/201701\/94099c0255416137eefb651ffce1f97b.png!w300_h300.png","debu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