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黎步云 杜咏 徐青霞】9月25日,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通城县双龙中学利用一周时间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通过“理论研修-实践打磨-成果展示”三阶段递进式工程,推动AI技术在课堂的落地应用,为初中教育注入智慧动能。
在爱心堂里,老师们围坐学习,屏幕上“AI教育变革与教学定位”的主题内容清晰呈现。培训采用“教师引领+案例解析+互动研讨”模式,从AI教育政策解读到智能备课工具实操,从学情分析算法原理到个性化教学策略设计,全方位帮助教师理解AI技术的教育价值,掌握其在教学设计、课堂互动、作业批改等环节的应用方法,为后续实践筑牢理论与技能根基。
教师们进入“实地操作”阶段,将AI工具带进真实课堂。如语文课堂上,教师借助智能教学平台开展《黄鹤楼》教学,通过AI学情分析系统精准把握学生对“虚实结合”“吊古伤今”等诗词手法的认知难点;利用智能互动功能发起分组讨论,实时收集并分析学生的观点碰撞;课后还通过AI作业批改系统快速生成学情报告,为学生分层辅导提供数据支撑。数学、英语等学科也同步探索,教师们在实践中不断优化AI工具的使用场景,让技术从“辅助工具”真正成为“教学伙伴”。
参与教师将AI技术与学科特色深度融合,呈现了一堂精彩的智慧课堂。语文教师在诗词教学中,用AI生成的诗词意象动态图帮助学生理解意境。公开课不仅展示了教师们对AI技术的娴熟运用,更体现了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让课堂效率与学生参与度显著提升。从知识学习到课堂实践,再到成果展示,双龙中学的AI赋能课堂工程实现了教师教学能力与课堂品质的双重升级。未来,双龙中学将持续探索AI与教育的融合新路径,让智慧教育的种子在课堂深耕发芽,助力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同频共进。
编辑|周梦珍
一审|祝思思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