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全县福利院的财务账目进行智能分析,我们快速锁定了塘湖镇福利院资金流向异常的问题线索。”近日,通城县纪委监委通过“纪检监察智慧助手平台”对全县福利院账目进行数据穿透和关联检索时,发现塘湖镇福利院资金流向异常,随即顺藤摸瓜查出了该院院长黄某利用职务便利挪用专项资金的事实。
今年来,该县纪委监委以“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为契机,积极探索大数据应用与纪检监察业务深度融合,创新引入DeepSeek国产大模型技术的“纪检监察智慧助手平台”,构建大数据赋能监督新格局,推动办案质效稳步提升。
做好大数据监督,必须畅通数据纳管、筛选、集成的信息通道。该县纪委监委全面收集教育、卫健、民政、财政等10家单位11种类型300余万条数据信息,整合优化中小学食堂运行监管、违规开具死亡火化证明等20个大数据监督模型,通过数据比对、关联分析,从“蛛丝马迹”中精准发现违规违纪问题线索,为办案指明方向。
此前,该平台通过比对7500条火化及25000条人员死亡两组数据,精准发现了75条死亡火化时间早于死亡时间疑点数据,锁定违规出具“未死先开”火化证明问题20件,留置2人,处理处分31人。今年来,该平台已协助预警疑点问题2800个,移交疑点线索273件,研判转化问题线索115件。
“在以数据整合推动监督贯通的基础上,该平台探索集成‘AI智能问答、文书写作审核、内容检索、辅助办案、智慧量纪’等多种功能,嵌入本地纪检监察内网。”该县纪委监委信息技术保障中心负责人说道。
在具体实践中,办案人员只需在平台内输入简单指令,即可提取案件基本信息,自动生成初核方案等20类办案文书,实现从“手工作业”向“一键输出”转变。同时,针对基层案件存在畸轻畸重现实困境,平台可通过提取案件违纪违法事实、性质、情节等关键要素,即时匹配党内法规、法律法规条款,提供处分档次量纪参考建议。平台运行以来,已辅助50个案件生成各类文书210份,为70个案件提供量纪建议。
“通过关联房产登记、家庭人均收入等信息,系统会筛选出不符合公租房租赁条件的疑点数据……”日前,在该县纪检监察机关会议室内,一场大数据监督办案实际操作课正在开讲。
着眼于提升数据运用水平,该县纪委监委建立“理论学习+技术练兵”的培养机制,一方面,举办大数据办案交流论坛,邀请专家讲解DeepSeek国产大模型应用逻辑与实战技巧。另一方面,开设电子数据办案跟班实训、跨岗轮训,让干部在实际案例中掌握技术用法,通过精准滴灌、靶向培训,持续提升干部在平台应用及大数据研判等方面的履职能力,着力培养一支既懂监督办案又精通大数据研判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还制订完善《通城县纪委监委机关电子数据证据材料和问题线索管理工作办法(试行)》《数字化监督办案工作指南》等制度,规范全县纪检监察机关电子数据证据转换工作,保障严格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审查、运用电子数据证据,实现电子数据从“数据”到“证据”转换的合法化、规范化、高效化,为数字化办案提供有力支撑。
“推动数字技术与纪检监察工作深度融合是提升腐败治理效能的有效途径。”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数据资源开发,扩展“AI纪检监察数字人”等新功能,优化模型算法、拓展应用场景,不断提升监督执纪执法的穿透性和精准度,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提供更强科技支撑。
来源:清廉通城
编辑|胡文婷
一审|熊 皓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