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通城天岳关:山河刻痕民族脊梁

09-12 11:26  

【全媒体记者 皮江星 黎赛明】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今天,让我们走近通城天岳关,寻访抗战英雄的足迹,感悟硝烟中的悲壮、号角里的激昂,永远铭记与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咸宁广播电视台记者 谭海林:我现在所处的位置是通城县麦市镇黄龙山天岳关,这里海拔高1200多米,紧扼湘鄂要道,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我身后的这座天岳关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墓,是由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2师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而修建的,是抗战英烈的重要纪念地。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陆军92师奉命退守鄂南,驻防湘北前线即黄龙山天岳关、云溪一线,先后参加了大小数十次战斗,伤亡惨重。

通城县财政局退休干部 李斌:武汉沦陷之后,日军要进攻长沙。92师奉命驻守在通城东南部,就是现在的天岳关一带,在这里先后参加过九岭保卫战、攻打县城的战斗以及锦山、铁柱、锡山等战斗。这个师的官兵英勇作战、不怕牺牲,这个师当时损失惨重,伤亡过半。

为纪念抗战阵亡的将士,1939年5月,92师师长梁汉明在天岳关修建了占地两万余平方米的“天岳关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墓”。

通城县财政局退休干部 李斌:天岳关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墓主要由仪门、墓道、主墓、碑林、无名英雄墓、永久亭等部分组成。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遭到破坏。80年代初到1987年,我们通城县委、县政府按原貌重修,这里也是我们中国现在少见的抗日纪念地之一。

纪念园入口仪门门楣正中刻有“无名英雄墓道”六字,两边石门柱顶端为石雕军人头像,头像下面有一副对联:“灵护天岳,气壮黄龙”,对联下面各有一位持枪站岗的军人浮雕。

咸宁广播电视台记者 谭海林:走进仪门,就是长长的长条大理石墓道,沿墓道拾级而上,便可抵达山顶,看见无名英雄墓主墓。

主墓墓前的青石板上,刻有“气壮山河”四个字。墓体为五层正方宝塔形,墓顶是一军人头雕,正面刻“无名英雄墓”,背面为九十二师师长梁汉明撰写的墓志铭,以文言文的形式,讲述了92师自台儿庄战役以来,转战南北与日寇血战的丰功伟绩。

通城县财政局退休干部 李斌:这个墓志铭毁了之后,这个墓志铭就不见了。80年代,我们在修复这座墓的时候就找不到原来的那块石头,也不知道里面的内容。我们寻访组就到处打听,在平江的一所小学,就听见小学都在整整齐齐背诵什么东西,也听不懂,就问那个老师。老师说背诵的就是天岳关的那个墓志铭。那个老师说,我原来被打成右派,当时经常到山上放牛,所以把那个墓志铭背了下来。现在平反了在教书,就把墓志铭整理下来,教学生背。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咸宁广播电视台记者 谭海林:历史是民族记忆的载体,是照亮未来的明灯。铭记过往的创痛,既是对先辈的告慰,更是为了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果实。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审视历史,以自强不息的姿态开创未来,这是对历史最好的致敬,也是对后人最深的嘱托。

编辑|周梦珍

一审|熊  皓

二审|黎赛明

三审|皮江星

https://img.cjyun.org/a/10132/202309/c38f122bcbdbcea28931084d2270bde0.png
{"appId":"wxc3dc87b9605c07ba","nonceStr":"4zsL1KVmRLeaetUx","timestamp":1757979036,"signature":"9126933782cfbea01dcb1f6813a3ec9eba1b3110","link":"https:\/\/m.hbtctv.cn\/p\/102639.html","desc":"\u66f4\u591a\u5185\u5bb9\u8be6\u89c1\u4e91\u4e0a\u901a\u57ce\u5ba2\u6237\u7aef","title":"\u3010\u94ed\u8bb0\u5386\u53f2 \u7f05\u6000\u5148\u70c8\u3011\u901a\u57ce\u5929\u5cb3\u5173\uff1a\u5c71\u6cb3\u523b\u75d5\u6c11\u65cf\u810a\u6881","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32\/201701\/94099c0255416137eefb651ffce1f97b.png!w300_h300.png","debu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