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规模推进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打造一批省级返乡创业平台和返乡创业项目,激发和调动各方积极性、创造性,以返乡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助增收,根据省人社厅、省财政厅鄂人社函[2025]135号文件要求,现就组织开展“荆楚返乡创业园”、“荆楚返乡创业特色街区”、“荆楚归雁项目”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
(一)荆楚返乡创业园。申报对象指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管理规范,返乡创业市场主体集聚、带动就业明显,为返乡创业市场主体提供优质创业服务的园区、基地等。
(二)荆楚返乡创业特色街区。申报对象指返乡创业主体集聚、带动就业明显、消费业态丰富,为返乡创业市场主体提供优质创业服务的特色小镇、步行街、历史文化街、旅游休闲街等。
(三)荆楚归雁项目。申报对象指通城籍人员从省外返回省内(或者从省内县外返回原户籍所在县)创办、带动就业明显、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的市场主体。
二、申报条件
(一)荆楚返乡创业园。需具备以下条件:
1. 运营资质。经政府批准设立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园 区运营主体注册登记2年以上;园区及入驻市场主体无违法行为及不良信用记录。
2. 经营场地。场地手续合法;农业园区的占地面积(含 种养殖基地面积、工作区等)在500亩以上,其他类型园区的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革命老区予以适当倾斜,面积可按上述要求的70%执行。
3. 配套设施。园区供电、供水、消防、通讯、网络等基础配套设施完备,能满足入驻市场主体生产经营需要;为入驻市场主体提供较低成本的生产经营、基本办公、会议、商务洽谈等场所。
4. 创业带动就业。园区入驻市场主体20家以上,带动就 业300人以上;由返乡人员创办(合办)的市场主体占园区入 驻市场主体的50%以上。
5. 创业就业服务。配备不少于5名工作人员和5名创业 导师,为入驻市场主体提供政策咨询、金融服务、法律财务和 税务、创业指导、人力资源服务等“一条龙”服务;每年组织 开展创业沙龙、创业路演等活动不少于5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创业扶持政策和创业典型宣传。
6. 费用减免。对入驻市场主体给予场租、物业费、水电 暖、网络等费用优惠。
7. 助力乡村振兴。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支持乡村振兴, 在促进农村劳动者致富和改变乡村面貌方面做出积极贡献。已被认定为国家或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园,且在有效期内的,不得申报。
(二)荆楚返乡创业特色街区。 需具备以下条件:
1. 运营资质。由专业化运营主体(注册登记2年以上) 或由镇村两级直接管理;街区及入驻市场主体无违法行为及不 良信用记录。
2. 经营场地。场地手续合法;街区占地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革命老区予以适当倾斜,面积可按上述要求的70%执行。
3. 配套设施。街区供电、供水、消防、通讯、网络等基 础配套设施完备,能满足入驻市场主体生产经营需要;为入驻市场主体提供较低成本的生产经营、商务洽谈等场所。
4. 创业带动就业。街区入驻市场主体(含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50家以上,带动就业150人以上;由返乡人员创办(合办)的市场主体占街区入驻市场主体的50%以上。
5. 创业就业服务。 配备不少于3名工作人员和3名创业 导师,为入驻市场主体提供注册登记代办、创业指导、人力资 源服务等;创业氛围浓厚,定期举办政策宣讲、座谈交流、创 业培训、典型宣传等创业活动,每年不少于5次。
(三)荆楚归雁项目。 需具备以下条件:
1. 主体资格:有独立法人资格,法定代表人(合伙人) 为返乡创业人员,近5年在湖北省内依法登记注册,正常经营2年以上。法定代表人(合伙人)股权占比不低于30%。
2. 经营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健全规范;劳动用工规范; 无不良信用和违法记录,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等。
3. 各类市场主体对应条件
(1)特色种养殖类: 上年度经营收入150万元以上,吸纳就业20人以上。
(2)农产品加工类: 上年度经营收入1000万元以上,吸纳就业50人以上。
(3)乡村休闲旅游类: 上年度经营收入300万元以上, 吸纳就业30人以上。
(4)电子商务类:上年度经营收入1000万元以上,吸纳就业20人以上。
(5)制造业类:上年度经营收入1000万元以上,吸纳就业80人以上。
(6)社会化服务类: 上年度经营收入200万元以上,吸纳就业30人以上。
(7)民俗文化传承与开发类:上年度经营收入80万元以 上,吸纳就业20人以上。
4. 助力乡村振兴。 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支持乡村振兴, 在促进农村劳动者致富和改变乡村面貌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同一法人代表(合伙人)或者控股股东所在市场主体不得重复申报。
已享受省级返乡创业示范项目、省级劳务品牌领军企业、省级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或2022年“中国创翼”大赛扶持资金的,不得申报。
三、有关要求
2025年申报工作于9月初启动,请于9月20日前将申报材料上报至通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五楼503室(含PDF版)。
政策咨询联系人:皮松彬 办公地址:通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联 系 方 式:0715-4318089 19172944341(微信同号)。
通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