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平安电工:山沟里拼出全球云母版图

08-22 16:28  

中新网湖北新闻8月22日电 题:湖北平安电工:山沟里拼出全球云母版图

作者 柯建斌 陈新 马丽 刘斐

立秋已至,暑气未尽。每天一大早,湖北平安电工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潘协保如常到车间巡查,这是他坚持35年的习惯。耐火云母带车间内,收卷设备缓慢滚动,一卷卷由绝缘云母纸经玻纤布、薄膜、有机硅粘结剂粘合等多道工序制成的特种电线电缆用万米耐火云母带生产完成。

云母绝缘材料被誉为“工业食盐”,以卓越性能守护新能源、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安全。但中高端市场曾长期被国际巨头垄断,中国企业步履维艰。潘协保用35年的拼搏与超越,改写了这一困局。

35年间,他以“技术立命、质量求生”为信念,从单一产品拓展至全产业链,从乡村小厂成长为全球标杆,在云母绝缘材料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领域,书写着中国制造的突围故事。

点石成金:山区小厂成长为全国标杆

潘协保的创业故事,始于家乡的贫困。1952年,他出生于通城县关刀镇云溪洞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对山区落后面貌有着切肤之痛。20世纪80年代,担任云溪乡企业党支部书记时,他接到一项艰巨任务:改变当地乡镇企业的落后局面。

云溪洞地处幕阜山北麓,拥有云母、高岭土等丰富矿产资源。1991年,他在闭塞的云溪山区创办通城县云母制品厂——这是平安电工的雏形。当时,工厂仅有一条生产线,为节省2万元安装费,潘协保和员工捧着说明书亲手安装完成。

“创业的艰辛远超想象:资金链濒临断裂,购买原料、发放工资的每一分钱,都要四处筹措。”回忆那段“举步维艰”的岁月,潘协保感慨道。

困难再大,路也要走。潘协保憋着一股劲,为攻克高性能绝缘云母纸的质量壁垒,他带领团队日夜攻坚,试验产生的废纸堆积达40吨,库房都难以容纳。巨大损失未动摇他的决心,反而更坚定了追求极致的信念。

这份执着在1997年迎来曙光:“云水牌”绝缘云母纸凭借领先的专利技术一鸣惊人,成为行业金字招牌。

潘协保的成功,源于果决的执行力与前瞻性战略视野。他敏锐洞察市场格局,力推三大变革:创建“经销+直销”双轨模式拓展渠道;在沿海设立办事处扩大市场份额;组建外贸团队开拓国际市场。

产品创新与产能扩张同步推进。2001年起,产品从单一绝缘云母纸扩展到耐高温云母板、耐火云母带、有机硅树脂等;2010年新增云母硅晶发热件;2011年填补特种纤维材料空白;2018年引入新能源安全防护复合材料……最终形成行业最完整的云母全产业链。

全球化绝缘材料产业版图加速成型。1999年起,公司从云溪山区逐步向通城县城、武汉、重庆、山东及东南亚拓展,辐射全球。国际市场以东南亚为桥头堡,营销网络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特斯拉、宁德时代、三星等世界级企业结成合作伙伴,市场份额稳居行业前列。

“生产一代、试制一代、预研一代、构思一代”,潘协保的发展思路激励着平安人奋勇向前。2012年,公司营收突破4亿元,登上首个发展高峰,跻身行业领军者行列;2024年,实现产值14.69亿元,缴税1.1亿元,连续十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成为股票全面注册制改革后湖北省首家主板上市企业。

创新突围:从技术“跟跑”到“领跑”

“如果没有坚持自主创新,平安不可能走到今天。”潘协保将创新视为企业生命线,“一年不创新就没有进路,两年不创新就没有出路,三年不创新就没有活路。”

过去,中高端云母材料市场被比利时、瑞士、日韩等国际巨头垄断,中国企业只能徘徊于价值链低端。

“打破技术枷锁,为民族工业争气!”这是潘协保与平安电工融入血脉的使命。他确立“高端引领、创新发展”战略,构建“基础研究、产品研发、技术改造、信息化数字化”四位一体的创新体系,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近年来,公司联合武汉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高校,构建以企业研发中心、CNAS实验室、博士后产业基地、院士专家工作站为主体的创新网络,组建超200人的高素质研发团队,取得多项重要成果。截至目前,公司累计荣获国家授权专利160余项,主持或参与6项国家、行业标准制定,承担多项国家级、省级重点研究项目。

在潘协保的带领与督促下,研发团队在多个关键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高导热云母纸成功解决大功率电子器件散热的世界性难题,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耐高温云母板在极端温度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寿命,比肩甚至超越国际顶尖产品;耐火云母带为特种电缆提供可靠安全保障,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

卓越的创新成果赢得多方高度认可。公司先后获“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等10余项国字号荣誉,昂首挺进“中国制造”第一方阵,引领中国云母绝缘材料产业从全球“跟跑”到“并跑”,部分领域实现“领跑”。

目前,潘协保正带领平安电工向更广阔领域拓展:把握“双碳”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机遇,聚焦新能源及 AI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新兴与未来产业,打造第二增长曲线;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海外云母资源战略运营基地,以及新能源复合材料研发、生产和服务基地,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强化创新驱动,建设武汉、通城及海外“多研发中心”,谋求更多关键技术突破,全面扩大竞争优势。

“我们要将平安电工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材料型科技企业,持续提升中国在全球云母工业版图中的地位。”潘协保的目标清晰而坚定。

反哺乡土:深耕本土构建公益生态圈

“一个时代的企业有一个时代的责任。平安电工沐浴改革开放春风成长,理当主动担当,回馈这片滋养我们的土地与人民。而企业最根本、最长久的责任,就是稳健经营、持续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这番话,是潘协保创办平安电工35年来始终践行的初心。

把总部留在通城,把产业种在故乡。新工业经济时代,企业“沿海布局、海外发展”成为常见战略选择,潘协保虽有这方面视野,但始终将通城作为企业的“根”与中心板块。2018年,他在通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征地400余亩建设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全部投产后将新增就业岗位1000余个,有望在2030年实现“再造一个平安电工”的目标。

把车间建到库区,把岗位送到家门口。面对通城县云溪库区发展困境,潘协保将扶贫纳入企业发展战略。2011年,公司在库区建设通城县云水云母科技有限公司,解决270余名库区村民就近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0余人,村民人均年收入从不足4000元提升至6.2万元。

危机时刻,不减薪、不裁员。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面对出口订单骤降压力,潘协保拒绝裁员建议,组织200余名员工开展转型培训,通过产品升级渡过难关;2020年疫情来袭,公司迅速转产防疫物资,当年逆势新增就业岗位120个,为通城稳就业提供有力支撑。

“心念大爱,构建多元公益生态圈”。在潘协保看来,履行社会责任需建立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平安电工累计投入超5000万元,打造覆盖教育、医疗、基建等领域的公益网络。

卅年播种,一路繁花。平安电工的责任实践获广泛认可:先后获评“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企业”“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当选“湖北省就业扶贫爱心企业”,蝉联“咸宁市光彩事业先进单位”“湖北省慈善爱心企业”。

“企业有多大,责任就有多重。未来我们要建设更大产业平台,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让共同富裕之路越走越宽广。”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潘渡江表示,平安电工的责任答卷仍在持续书写。(完)

来源:中新网湖北

https://img.cjyun.org/a/10132/202508/47e3ef20662600e3caa3c3fa438e4111.jpeg
{"appId":"wxc3dc87b9605c07ba","nonceStr":"fQgkXa68v787aGS8","timestamp":1756284929,"signature":"f0a5ca661e87816c633edfecd124060a184da692","link":"https:\/\/m.hbtctv.cn\/p\/101677.html","desc":"\u66f4\u591a\u5185\u5bb9\u8be6\u89c1\u4e91\u4e0a\u901a\u57ce\u5ba2\u6237\u7aef","title":"\u6e56\u5317\u5e73\u5b89\u7535\u5de5\uff1a\u5c71\u6c9f\u91cc\u62fc\u51fa\u5168\u7403\u4e91\u6bcd\u7248\u56fe ","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32\/201701\/94099c0255416137eefb651ffce1f97b.png!w300_h300.png","debu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