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李索】8月13日至14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湖北大学、武陵山区森林资源监督员办事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组成的省评估专家组,来通城县开展2025年湖北药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现场评估工作。市生态环境局三级调研员明谦,市林业局副局长沈其文,县政府副县长丁元华,湖北药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吴彤参加。
在湖北药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东南片区塘湖镇大盘山楠竹山区域,评估专家组以徒步的方式考察了保护区内香果树、红豆杉群落,围绕保护区标识设置、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工程等工作,对药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察。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观看了湖北药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宣传片;通城县就药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汇报;省评估专家组就此次评估背景及评估工作环节进行了介绍;自评估报告编制单位(中南安环院)汇报了药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工作情况;评估专家组就自评估报告及汇报情况进行质询和交流;咸宁市林业局、咸宁市生态环境局就相关工作进行了发言。
近年来,通城县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将自然保护地的发展摆在突出位置,药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修复持续深化,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科研监测体系逐步完善,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主要保护对象,特别是珍稀物种种群数量持续恢复、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强。在此次开展的药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工作中,保护区的红外相机首次接连记录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颈长尾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和蛇雕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的活动画面,成为药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接续改善、持续向好的最有力佐证。
评估专家组对药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希望通城县以此次成效评估为契机,不断提升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和科研监测、科普科教水平,持续履行好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职责,提升保护地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保障水平。
编辑|周梦珍
一审|熊 皓
二审|黎赛明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