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谢松】在四庄乡清水完小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青年教师,她怀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赤诚,将廉洁理念融入教学日常与校园生活的点滴,用言传身教为学生播撒廉洁种子,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她,就是该校青年教师徐雅。
“老师,您真的不要我带的枇杷吗?”今年春天,学生小李捧着自家种的新鲜枇杷送到办公室,徐雅笑着婉拒:“你的心意老师收到啦,但果子要留给爸爸妈妈尝尝,你专心学习、健康成长,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这样的场景在徐雅的教学生涯中时常上演。她始终以“廉洁自律”为职业底线,用“不收一份礼、不徇一次私”的实际行动,为师生树立起看得见、学得到的“廉洁榜样”。
深知“廉洁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徐雅格外注重将廉洁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主阵地”。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她带领学生品读《包拯》《公仪休拒收鱼》等经典篇章,通过历史人物的廉洁故事,引导学生感悟“清廉自守”的品格魅力;作为四庄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她带着学生走访清水村的“优秀党员”,听老党员讲述坚守初心、廉洁奉公的真实经历,让孩子们明白廉洁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体现在生活的一言一行中。在她的引导下,全校学生们互督互促、共同进步。学习遇到难题时,学生们能坚持自己思考,不抄袭他人的答案;捡到遗失的财物时,学生们会互相提醒“要交给老师寻找失主”;学生会干部值日时,能以身作则公平打分,不包庇同学的错误……孩子们将廉洁意识悄然转化为日常行为自觉。
为让廉洁文化在校园内外广泛传播,在四庄乡党委政府的引领,清水村委会的支持下,清水完小依托县级廉政教育新平台——清廉文化馆,精心培养了李小贝、张梓成两名“小小廉洁宣讲员”,让“童言童语”成为讲好清廉故事的生动载体,而徐雅就是他们的老师。以两位小宣讲员为前沿“支点”,她创新推行“2+N+X”活动模式,多次组织全校师生参观清廉文化馆,开展“制作廉洁书签”“绘制廉洁主题画”等互动实践;更以“小手拉大手”形式,发起“给爸爸妈妈写一封清廉信”社区实践活动,让廉洁之风从校园延伸至家庭与乡村角落。
如今的清水完小,“以廉为荣”已成为师生间的默契共识。徐雅坚守在教学一线,就像一盏明灯,用温暖而坚定的光芒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让廉洁之花在校园与乡村间悄然绽放、愈发芬芳。
编辑|周梦珍
一审|周梦珍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