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县石南镇——“传承红色基因,守护历史文脉”

07-24 09:57   通城县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乔筱哲】为了深入了解通城县的红色革命历史与地方文化底蕴。7 月 19 日,武昌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启元计划”星火志愿服务队前往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博物馆开展以 “传承红色基因,守护历史文脉” 为主题的调研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服务队首先走进 “隽邑通城”展厅,通城县的千年历史脉络从这开始徐徐展开。作为湘鄂赣三省交界的文化重镇,通城既有楚文化的浪漫灵动,又融合了赣地民俗的质朴厚重。展厅内,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商周时期的青铜剑见证了早期文明的曙光;明清时期的“通城布”织机、竹编茶具,则展现了当地“男耕女织”的生活智慧。在与讲解人员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近年来通城县通过“红色 + 文化”融合发展,将革命遗址与古村落保护相结合,让红色精神与传统文化共同焕发新生。

从“隽邑通城”展厅步入“血沃乡土”展区,这里系统陈列着通城县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遗存。1927 年 8 月 20 日,通城爆发鄂南秋收暴动第一枪——通城秋收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在展厅中通过起义军使用的土枪、袖章、会议记录等文物得以还原。墙上悬挂的通城籍烈士名录里,800余名英烈的名字整齐排列,无声诉说着这片土地为革命胜利作出的牺牲。志愿服务队队员们认真记录着历史细节,队长屈有为在笔记本上写道:“这些红色文物是‘活教材’,每一件都承载着初心与使命。我们要把这些故事带回志愿服务中,让更多人知道通城的革命贡献。”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让“启元计划”星火志愿服务队加深了对通城县的了解,更坚定了队员们以志愿服务传承红色基因、守护文化根脉的决心。活动结束记者采访到队员黄奥鑫,他说道:“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锚点,每一段故事都是精神的传承。我们将带着这份收获,让星火之光照亮更多人。”

下一步,武昌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启元计划”星火志愿服务队将把通城的红色故事和文化记忆整理成宣讲素材,在后续的社区服务、校园志愿活动中开展分享,让更多人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厚度与精神高度。

编辑|周梦珍

一审|周梦珍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

https://img.cjyun.org/a/10132/202507/caee3bbe31487792907ccc9b34cfd607.png
{"appId":"wxc3dc87b9605c07ba","nonceStr":"9Q4DX21PsSi1Da4l","timestamp":1753824953,"signature":"2fd3dc7c991da9a3d6faca476045bea219252741","link":"https:\/\/m.hbtctv.cn\/p\/100469.html","desc":"\u66f4\u591a\u5185\u5bb9\u8be6\u89c1\u4e91\u4e0a\u901a\u57ce\u5ba2\u6237\u7aef","title":"\u901a\u57ce\u53bf\u77f3\u5357\u9547\u2014\u2014\u201c\u4f20\u627f\u7ea2\u8272\u57fa\u56e0\uff0c\u5b88\u62a4\u5386\u53f2\u6587\u8109\u201d","imgUrl":"https:\/\/img.cjyun.org.cn\/a\/thumb\/10132\/201701\/94099c0255416137eefb651ffce1f97b.png!w300_h300.png","debu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