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戴唯玮 陈交朋 实习记者 葛依偲】从火场逆行的无畏身影,到科技赋能的创新实践。近三年来,通城县消防救援大队共接警出动2300余次,成功营救486名群众,保护财产价值超3亿元。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以生命赴使命、以挚爱护人民”的铮铮誓言,守护万家灯火。
走进通城县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员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日常训练。这支队伍组建于1978年,现有指战员40名,肩负着守护通城县1140.7平方公里土地、52.17万人口消防安全的重任,承担着灭火救援、抢险救灾等各项急难险重任务。
通城县消防救援大队队员 王麒宇:我们坚持24小时驻勤备战,枕戈待旦,闻警即动,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随时都在执勤和战斗!
在大队荣誉室的墙上,悬挂着56面锦旗。其中一面绣着“托举生命”字样的锦旗,记录着去年5月隽水河那场惊心动魄的救援。深夜,一名女子落水,站长助理崔宝蕾在冰冷湍急的河水中,用身体架设支点,让被困群众踩着他的肩膀攀上救生绳。水温仅3℃,他在激流中整整坚持了26分钟。
通城县消防救援大队站长助理 崔宝蕾:荣誉是鞭策,更是责任,我们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使命感,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
为提升实战能力,大队着力构建“专业化训练、科学化调度”的救援体系。三年来,针对高层建筑、仓储物流等重点场所,他们组织联合演练21次,开展战例研讨49次。同时,投入317万元,配备了无人机、水上机器人等290余件高新装备,让科技赋能救援行动。
通城县消防救援大队站长 谭义:科技让救援更高效!在2014年“8·24”通城县浩明再生资源收购站仓库火灾中,热成像无人机精准定位火点,帮助我们实现了“零伤亡、零次生灾害”。
大队还创新推行“训战一体化”模式,修订完善数字化预案200份,实现了“一企一预案、一村一策”,为通城百姓筑起坚实的消防安全屏障。
市民 葛旭东:消防员们上门教我们怎么正确使用灭火器,让我学会了很多实用的消防知识,心里踏实多了。
夜幕降临,消防站依旧灯火通明。由党员组成的“119党员服务队”足迹遍布全县11个乡镇。他们用本地方言录制的防火口诀,通过乡村大喇叭循环播放,让消防知识入耳入心。2024年,全县火灾起数同比下降20%。这背后,是大队开展的217场“星空夜话”消防讲座,以及完成的1.3万份入户消防安全排查记录,守护着社区的安宁。
通城县消防救援大队站长 谭义: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工匠精神”锤炼过硬本领,以不变的“为民初心”践行光荣使命,让“火焰蓝”成为守护通城万家灯火的最美风景线!
通城县总工会
通城县融媒体中心
联合摄制
编辑|胡文婷
一审|熊 皓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