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黄渝涵】7月17日,为聚焦青少年健康成长核心需求,提高青少年安全防范意识,武昌理工学院知行书苑调研团在草鞋村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主题鲜明的特色课程。志愿者们不仅为全体学员带来一堂生动实用的“防诈骗安全教育课”,而且引领孩子们在“创意字母工 坊”中探索语言与艺术的魅力。
安全课堂情景模拟筑防线 反诈知识入童心。7月17日,托管班教室内,一堂关乎切身安全的必修课正式开讲。志愿者们依托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发布的《青少年防骗指南》权威资料,结合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针对未成年人的常见骗术:从“游戏皮肤免费送”的网络诱惑,到假冒亲友求助的转账陷阱,再到伪装成“明星粉丝群”的隐私窃取手段,摒弃枯燥的说教,采用情景模拟与互动问答形式展开讲解,同学们认真倾听。
“如果收到‘中奖通知’要求先交手续费,我们该怎么做?”志愿者张老师抛出问题。“不点链接!不转账!马上告诉爸爸妈妈或老师!”孩子们异口同声,响亮复述着刚学会的“三不一多”反诈口诀(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多核实)。张老师特别强调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姓名、学校、家庭住址、父母电话,这些都是需要守护的‘安全密码’,绝不能随意透露给陌生人,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张老师特意强调,同学们回家后也要告知父母今天的安全教育内容,将课堂知识延伸至家庭场景,筑牢安全防护网。
字母工坊奇思妙想绘符号 ,镜头记录创作乐。午后时光,活动室变身充满奇思妙想的艺术天地。志愿者黄老师以“字母的秘密花园”为主题,开启创意字母探索之旅。她首先引导孩子们观察字母形态之美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店铺招牌到食品包装,从绘本故事到路标指示。随后,孩子们化身小小设计师,运用彩笔、黏土、扭扭棒,树叶等丰富材料,在卡纸上尽情挥洒想象力,设计属于自己的“个性字母”。“看!我把‘S’变成了一条闪闪发光的蛇!”黎同学兴奋地展示作品。胡同学则用彩色毛线缠绕出毛茸茸的“B”,笑称是“小熊的B”。创作完成后,活动进入高潮环节——短视频拍摄。在黄老师指导下,孩子们分组合作,手持自己的创意字母,构思简短有趣的台词或动作。稚嫩的字母歌搭配充满童趣的作品展示,被一一记录在镜头中。志愿者黄老师表示:“这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更是语言表达与媒介应用能力的初步启蒙。孩子们在设计、讲述与拍摄过程中,体验了创造的快乐与表达的成就感。”
活动尾声,调研团成员随机采访了一位学生,以检验安全课堂的实践转化效果,调研团成员问道:“如果有个自称‘爸爸同事’的叔叔打电话,说爸爸受伤要转账医药费,你会怎么做?”学生立刻摇头,“我会先挂掉电话,然后用妈妈的手机打给爸爸确认!张老师说过,所有紧急情况都要通过自己的家人验证!”随后,调研团成员点评道:“学生的回答证明,安全教育已从知识传递转化为行动意识。孩子们不仅记住了反诈口诀,更内化为对自身权利的认知捍卫——这是成长中最珍贵的‘安全疫苗’。”
守护安全成长,培育时代新人。本次托管日活动以“安全+创造”双轨并行的设计,彰显了教育的深层价值。防诈教育以权威案例为教材、情景实践为路径,将抽象风险转化为可辨别的具体行为准则,赋予孩子理性判断的武器;字母工坊则通过艺术创作与数字表达,在激发创造力的同时,引导孩子善用媒介工具而非被其支配,奠定健康的数字公民素养。正如托管班负责人的总结:“教育的目标,是让安全成为本能,让创造成为习惯。”未来,托管班将持续深化“生活化教育”模式,让安全意识的种子扎根土壤,让创新思维的嫩芽向阳而生,为培养明辨笃行的新时代少年筑牢根基。真正的安全教育,终将化作他们行走世界的铠甲——这或许是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最朴实的诠释。
编辑|周梦珍
一审|周梦珍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