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瞿仕】为切实筑牢暑期防溺水安全屏障,通城县石南镇积极探索工作新路径,联合武昌理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深度参与防溺水专项行动,形成了“基层应急+高校志愿者”的特色工作模式。
行动中,志愿者们成为防溺水工作的生力军。他们深入辖区重点水域,认真巡查“四个一”(一块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安全绳、一根救生杆)设施配备与完好情况,确保应急装备随时可用。对在危险水域戏水、垂钓的群众,志愿者们耐心劝导其离开,并现场普及防溺水安全知识及自救互救技能。同时,在重点村和水域周边,志愿者们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我为防溺水安全代言”打卡活动,有效提升了安全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针对重点留守儿童家庭,志愿者们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详细了解孩子们暑期生活安排,检查其防溺水知识掌握情况,并反复叮嘱监护人做好看护,教育孩子远离野外危险水域。
石南镇应急办负责人表示:“发动高校志愿者深度融入防溺水工作,是我镇区别于其他乡镇的一项特色举措。大学生志愿者们不仅有效补充了基层巡查宣教力量,他们充满活力的创新形式和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显著提升了群众对防溺水工作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为守护群众生命安全贡献了独特的青春力量。”
此次校地合作,是石南镇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的一次成功实践。大学生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在炎炎夏日为全镇水域安全构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青春堤坝”。
编辑|周梦珍
一审|周梦珍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